先说一下扫弦的终极奥义不是扫得快和狠,而是扫得帅和柔!从“剁菜板”到“春风拂面”,扫弦的差距更多不是在天赋,而在细节。今天分享三招,让你从“噪音制造机”升级为“氛围感大师”!
初学时以为用力越猛越带感,结果那个惨不忍听,曾满怀激情的练习一首扫弦名曲《痛哭的人》,结果隔壁的亲自前来敲门求证我是不是在装修……。好,不啰嗦了,初学扫弦最常遇到的问题无外乎这三个:
僵尸手臂,全程用手臂蛮力摆动,手腕锁死如铁板,导致手又累耳朵又受罪 ;
触弦深浅,初学常犯的是过深触弦,导致琴弦共振过大,音色杂乱难听;
节奏轻重,节奏不稳忽快忽慢,扫弦没有轻重拍,结果像机械一样缺乏情感。
解决方法下面一一道来:
先说说手臂的问题,首要明确的是扫弦主要是靠手腕带动!手腕!手腕!手腕!而不是手臂!想象自己右手腕是钟摆,以肘部为支点自然甩动,小臂仅随手腕轻微辅助,而手腕是很轻柔灵活的,体会一下洗手完甩水的动作,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只是力度要控制好。向下扫时,手指朝琴码方向斜画弧线;向上扫时,朝琴头方向画弧线,避免直上直下的“割草机式”扫法。重要的一点,不要太在意上扫时发出的声音,上扫只是辅助节奏层次,轻轻掠过两三根弦就行,六线谱那是为了画得整齐好看。
然后是触弦的深浅问题,扫弦时触弦以1/3为佳,过浅音色轻浮,过深则容易卡弦。我初学会儿吃弦太深,拨片掉音孔里不知多少回,好一阵掏……。可用“羽毛拂弦”法练习触感,先从最浅的触弦开始扫,想象六根弦是一个整体,而你的手是一片羽毛轻柔的掠过琴弦,找到“扫一片而非割一根”的微妙平衡,然后再慢慢加深触弦深度,体会不一样的音色,从而找到你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点。哎不是开车啊…… 手指或拨片都行,看个人喜欢,不过指甲不用准备而拨片弹琴时要到处找,指甲背或拨片与琴弦呈60度锐角接触,音色更柔和。多练找到那个点并且能稳定的发挥,你的扫弦就可以出师一半了。
最后是节奏的问题,直男不代表扫弦也一直是硬邦邦的,要能快能慢,能轻能重,别想歪了…。扫弦好听除了音色和节奏之外,重要的是轻重,音乐是有律动的,说人话就是高低起伏,体现在节拍上就是有强音和弱音,所以要知道哪里该用力,哪里该轻柔,要能细微的控制自己的力度别从头到尾猛砸,吓着妹子。主歌部分轻扫高音弦收声突出你美妙的歌喉,副歌加重低音弦营造爆发力,再辅以摇头晃脑闭眼皱眉,歌星氛围感立刻拉满!另外节奏要稳,练的时候一定要用节拍器,从60bpm开始,各种节奏型,能胜任了再逐渐加快,达到任你风吹雨打我自稳如老狗的地步。
练好了扫弦,那就嗨皮啦,万歌皆可扫,节奏快慢而已,尽情发挥演绎不一样的花火吧!唱和扫配合不上那就在家多练几十遍,熟练了再出去现,记住,帅的不是扫弦,是戏精附体的你!
关注我,一个又菜又爱玩的吉他爱好者,分享学习趣事,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