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开市”!汪疃“老手艺”闪耀黄河大集

汪疃“老手艺”亮相黄河大集,无疑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以下是对这一活动的简要描述:
近日,位于黄河之滨的汪疃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手艺”展示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在这次活动中,汪疃镇的“老手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传统手艺包括剪纸、泥塑、刺绣、编织等,都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活动现场,手艺人们现场展示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剪纸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将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剪成栩栩如生的图案,让观众叹为观止。泥塑艺人用黏土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赋予了这些作品生命。刺绣和编织手艺人们则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技艺,将一针一线编织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汪疃镇的“老手艺”,也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这也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在热闹的黄河大集上,汪疃“老手艺”的亮相,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民间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贡献了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优秀的“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阅读延伸:热闹“开市”!汪疃“老手艺”亮相黄河大集

来源:【威海新闻网】

从柔软、蓬松的蚕丝被到充满桑叶香的桑蚕酒,从天然芦荟制成的芦荟原汁饮品到酸甜可口的蓝莓果酱,还有一个个可食可赏、造型各异的汪疃花饽饽……琳琅满目、争奇斗艳,令人叹为观止。

12月16日,恰逢临港区汪疃镇“黄河大集”,“山东手造·汪疃优选”摊位热闹“开市”,吸引了大批居民慕名而来,摊位内外人潮涌动,文化体验多姿多彩,非遗传承人现场“摆摊带货”,掀起一阵“抢购”热潮。此次“山东手造”特色摊位共展示和销售汪疃花饽饽、上善堂芦荟原汁、上善堂蓝莓果酱、上善堂芦荟果酱、太公缘蚕丝被、太公缘桑蚕酒、太公缘桑叶茶等汪疃镇近10项非遗、文创手造产品。

在各式各样的非遗以及文创产品中,汪疃花饽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汪疃花饽饽技艺非遗传承人于日芬制作花饽饽到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她制作的胶东花饽饽栩栩如生。“今天带来的花饽饽有石榴、虎头、蛇还有葫芦,这款以蛇为造型的花饽饽是为明年蛇年所制作的,最近销量很好,寓意着‘金蛇迎福’。我们的花饽饽都是用各种蔬果榨汁染色,经过技术改良,现在的花饽饽是又好看又好吃。”于日芬说。

“一提花饽饽,我就以为是咱传统的大馒头,没想到这次山东手造摊位上的花饽饽都这么有创意,把面团变得跟艺术品一样,给咱家乡的非遗产品点赞!给山东手造点赞!”来自汪疃镇的于女士在参观完摊位后说。

汪疃花饽饽历史悠久,造型美观,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在传统配方方面采用面团发酵、炕火加热、手工揉搓、木火蒸烤;在颜色用料方面采用鲜榨水果蔬菜汁打造无任何添加剂并且色彩斑斓的饽饽;在表现题材的多样性方面极具特色,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日用器物等都是其表现的内容,其制作方法或手工捏制或模具磕制,技法各显其长。老手艺,新想法。要想让汪疃花饽饽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必须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在保持老技艺的基础上,主动迎合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创造性地推出“胶东花饽饽”庆寿系列、结婚花饽饽系列、花饽饽粗粮保健系列等,远销海内外。

近年来,汪疃镇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花饽饽共富工坊、鼓励企业开发文创产品、开展技能培训等有效举措,着力推动“老手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山东手造”走出去,擦亮“汪疃优选”招牌,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来源:今日汪疃)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6-29 00:15
收藏
1
上一篇:山东花饽饽,指尖上的面食,绽放花样年华的非遗魅力 下一篇:听非遗讲故事,三百年的花饽饽面杖传承之旅,年轻手艺人续写匠心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