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遗讲故事,三百年的花饽饽面杖传承之旅,年轻手艺人续写匠心传奇

当三百年的花饽饽“面杖”传给年轻人
在我国,有许多传统手艺和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项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花饽饽制作,以及它的传承故事。
花饽饽,又称面花,是山东胶东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艺术。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手工捏制、雕刻、染色等技艺,制作成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造型,既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品。
在胶东地区,有一位名叫王大娘的民间艺术家,她家中的花饽饽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三代。王大娘的爷爷是当地著名的面花艺人,他制作的每一个面花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王大娘从小就跟随着爷爷学习这门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她已经成为了一名技艺高超的面花大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人们遗忘。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王大娘决定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年轻人。她认为,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
王大娘开设了一个面花培训班,免费招收对花饽饽制作感兴趣的年轻人。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年轻人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各种面花,还学会了如何将这门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

相关阅读延伸:听非遗讲故事丨当三百年的花饽饽“面杖”传给年轻人

新华社济南1月12日电 题:当三百年的花饽饽“面杖”传给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

在重要的日子,蒸一笼热气腾腾、造型多样的花饽饽,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山东胶东地区的重要民俗。如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年轻一代手中得到创造性传承。

农历岁末,面食手艺人周海宁正忙着处理全国各地的花饽饽订单,这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9年前,21岁的周海宁从济南回到家乡威海临港区汪疃镇,从母亲于日芬手中接过面杖,从此没再松手。

明清以降300多年,花饽饽一直与山东胶东地区的群众生活、地方风物紧密相连。每逢传统节日、红白喜事,花饽饽必会被端上餐桌、祭台,摆入礼堂,一块普通的白面,在家家户户的巧妇手中变成仙桃、石榴、燕子、飞龙……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在家手制花饽饽的人越来越少。2010年,于日芬在汪疃镇开办一家花饽饽面点店,因为手艺好、群众需求大,于日芬的店一开业,订单纷至沓来。

眼见母亲一人辛苦,大学毕业的周海宁选择返乡,成为老手艺的传承者。对周海宁来说,传承老手艺,也是重新理解故乡的过程。

周海宁正在制作仙桃花饽饽。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小孩满月时,做福娃饽饽;清明时,做燕儿饽饽,欢迎南来的燕子;七夕时,做巧果饽饽送给心上人;春节时,做刺猬、青蛙、鱼、龙等寓意发财、好运的小动物;元宵节,按照全家人的属相做属相面灯……周海宁说,“花饽饽是越做越‘重’的”,不仅分量重,情意也重,承载传统、寄寓美好,如今已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代表。

母亲于日芬是汪疃镇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会长,这些年在她的带动下,不少花饽饽老匠人尝到产业化“甜头”。母女俩还共同培养徒弟,或因师承、或因天分,短短数年间,周海宁的手艺就比肩母亲,担当起授徒传艺的主要责任。这些年,两人一共培养了100多个花饽饽匠人,其中半数来自山东省外。

周海宁在展示她创新制作的刺猬花饽饽和飞龙花饽饽。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老手艺,新面孔。周海宁和其他人的加入,既是传承,也带来改变。传统的花饽饽多是白色,造型也相对简单。周海宁说,我们用果蔬汁将花饽饽做成各种色彩,还把造型做精做细,或更逼真,或更生动,或更可爱。她和徒弟们以传统为基础,结合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推出醒狮饽饽、蛋糕饽饽、宠物饽饽,又搭配造型组合,用猪头和元宝组合寓意“珠宝”、福娃和葫芦寓意“福禄”……新产品大受欢迎。

与周海宁一样,26岁的林鹏也是花饽饽的青年传承人。父亲林荣涛是胶东花饽饽习俗的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鹏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花饽饽的世界,为了广师求益,还曾跟着于日芬学过艺。如今,他是威海市文登区一家花饽饽生产企业的车间主任,带领数十名工人批量制作花饽饽。

林鹏正在车间带领工人制作花饽饽。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话语不多的林鹏,喜欢安静地钻研技艺,他说:“我喜欢研究复杂精美的造型,让花饽饽成为一件精美艺术品。”父亲如高山在前,但林鹏凭借从业7年的沉潜钻研,青出于蓝,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记者看到,林鹏手制的小动物饽饽,造型圆润饱满、颇为可爱,而他细制的苹果饽饽,几乎和真的一样。“花饽饽的造型创新不断,但依然是人们表达爱的载体,内里的温情古今未变。”他说。

这是林鹏制作的花饽饽模型。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现在是花饽饽从山东走向全国的阶段,来威海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林荣涛告诉记者,年轻人的加入,正让花饽饽这一传统非遗快速现代化、生活化,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花饽饽。

发布于 2025-06-29 00:15
收藏
1
上一篇:热闹“开市”!汪疃“老手艺”闪耀黄河大集 下一篇:热闹开市!威海临港区汪疃镇“老手艺”齐聚黄河大集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