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对音程的定义:
相对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关系,与具体音名无关,仅关注音与音之间的“间隔”,通常用“度”作为单位衡量距离(例如:二度、三度、五度)。
例如一度(同音)、小二度(半音)、大二度(全音)、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纯八度等。重点在于关系而非具体是什么音。
小二度(半音):最小距离,如 E-F、B-C(吉他同弦相邻品)。
大二度(全音):两个半音,如 C-D(吉他与同一弦隔1品)。
小三度(3个半音):如 D-F、E-G(吉他与同一弦隔3品)。
大三度(4个半音):如 C-E、F-A(吉他与同一弦隔4品)。
纯四度(5个半音):如 C-F、G-C。
纯五度(7个半音):如 C-G、D-A。
其他的按照十二平均律以此类推。
二、吉他指板的音程规律:
在吉他的音律体系中,同一根弦上相邻品位之间的音高差值为半音;而相隔一品的两个音,其音高差距则为全音。
相邻弦(从低音弦到高音弦的方向)同一品格相差纯四度。如,五弦三品为C,同一品格的四弦三品为F,构成纯四度关系。特例是三弦到二弦为大三度关系,如,三弦十品为F,同一品格的二弦十品A,构成大三度关系。
三、音程关系在吉他上的意义:
1、神级理解力: 理解音乐内在的“距离感”。为什么某个音搭配另一个音听起来和谐(协和音程)或不和谐(不协和音程)?为什么和弦是由特定几个音叠加而成(根音+三度+五度构成三和弦)?为什么音阶有特定的排列模式?这些都归结为音程关系。
2、指板自由移动: 一旦掌握了一个音程在吉他上的“形状”或“指型”(例如,大三度在相邻弦上是隔一品,同弦上是隔三品),你就可以把这个形状套用到指板上的任何位置,无论根音是什么。这让你不再依赖死记硬背每一个和弦和音阶的指法。
3、即兴与创作的钥匙: 想即兴solo?理解音程关系让你能够围绕中心音(如和弦根音或主音)构建旋律线条,知道哪些音是稳定的(根音、三音、五音),哪些音能制造张力(七音、九音、变化音)。想写歌?理解不同音程带来的不同色彩(大三度的明亮 vs. 小三度的忧伤)是核心。
4、和弦构造与转位: 理解任何和弦的本质就是根音与上方音的音程叠加(三和弦:根音+三度+五度;七和弦:再加上七度)。转位和弦只是改变了这些音程在指板上的高低排列顺序。
5、移调: 如果你知道一首歌的和弦进行是基于特定的音程关系(例如 I - IV - V),那么只需将根音移动到新的位置,按相同的音程关系找到新的 IV 和 V 级和弦,就能轻松完成移调,无需学习全新的复杂指法。
四、如何入手训练音程:
1、听觉训练: 结合固定音名进行练习。例如,弹一个 C 音,然后在指板上找到它的上方大三度(E音),感受它们的音响效果和距离感(指板上的品格距离)。接着尝试其他音程(C 到 G - 纯五度, C 到 A - 大六度等)。
2、视觉化指型: 在指板上找到每一种基本音程(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典型指型(同弦相邻品、同弦隔品、相邻弦同品、相邻弦差一品/两品等)。记住这些形状和距离感。
3、和弦内音练习: 练习弹奏和弦时,清晰地听辨和指出和弦中的根音、三音、五音(以及七音)。理解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还是大三度,决定了和弦是小和弦还是大和弦。
4、音阶构造: 学习任何音阶时,关注它在指板上的音程排列模式(例如大调音阶:全全半全全全半)。理解音程模式比你死记硬背音阶指法更重要。
5、歌曲分析: 尝试分析简单的歌曲旋律或贝斯线,看音符之间主要使用了哪些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