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简谱和五线谱,是人们生活和信仰当中离不开的一种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来源和发展并做见证。
音乐,来自于创造者,6日创造加1日安息,形成了7个美妙音符。
据科学考证:音乐能起到医治身心灵的作用,被称为“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适用广泛。起源于美国的密执安州,此后逐渐影响到全世界。
一.简谱的来历:
为了学唱赞美诗,在16世纪,法国天主教方济各的修道士苏艾蒂发明了数字简谱,得到了教皇的重视。
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卢棱又加以改进。19世纪,由加兰、帕里斯和谢韦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得以被广泛使用和普及;这三人分别是律师、医生、数学教师。
19世纪末叶,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这使得原来古代记述音乐采用的“宫、商、角、微、羽”五音记法得到了完善;所谓“五音不全”即由此而来。
二.五线谱的来历:
五线谱比简谱要早很多,最初是在中世纪由欧洲天主教会所发明,刚开始被称为“纽姆记谱法”,是五线谱的雏形。
“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后来改进形成“有量记谱法”。经过13世纪、16世纪的不断改进,更加完备,最终定型为“五线谱”。
五线谱传入中国,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伴随着新学的兴办而开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