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帮平台赋能“吉他之乡”,音符飘扬,中国吉他声名远播海外

满帮平台助力中国“吉他之乡”音符远飘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在众多文化产业中,吉他制作产业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中国“吉他之乡”的某地,吉他制作技艺精湛,产品远销海内外。而满帮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物流信息平台,正助力这里的吉他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满帮平台助力吉他产业发展的优势
1. 物流信息平台优势:满帮平台拥有庞大的物流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吉他产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满帮平台都能为吉他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2. 供应链整合能力:满帮平台整合了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能够帮助吉他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3. 数据分析能力:满帮平台通过对海量物流数据的分析,为吉他企业提供市场趋势、行业动态等信息,助力企业把握市场机遇。
二、满帮平台助力吉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 优化物流服务:满帮平台为吉他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方案,包括整车、零担、快递等多种运输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满帮平台帮助吉他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提升供应链效率:满帮平台为吉他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帮助企业优化库存、降低损耗,提高

相关阅读延伸:满帮平台助力中国“吉他之乡”音符远飘海内外

一批批高档红木、桃木,通过匠人之手、精密流水线,“变身”成一把把曲线优美的吉他,销往海内外……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县城,但这里也是中国“吉他之都”。

图为:正安吉他广场

公开数据显示,正安县经开区已入驻吉他生产及其配套企业126家。从2013年引进第一家企业并开始建设吉他产业园,从第一把本土吉他制造产生到2021年突破600万把,产值达到60亿元……

这第一家吉他企业,正是郑传玖的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2012年正安县产业结构调整,声名远扬的郑传玖回乡创业,面对家乡抛来的橄榄枝,郑传玖犹豫不决,背后唯一的因素正是家乡物流不畅。

与此同时,中国公路物流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货运平台兴起,满帮集团旗下的运满满、货车帮平台成为全国货主、司机发货和接单的好帮手,物流正乘着互联网提速。

当传统乐器吉他,遇上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当即谱成美妙音符。

正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但是因为没有产业支撑,外出务工一度是当地年轻人解决就业的途径。郑传玖也是其中一员。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神曲吉他制造厂董事长郑传玖介绍正安吉他

1995年,初中毕业的郑传玖跟着哥哥到广州的一家吉他厂打工,花了十年时间,他从一名打包装的小工成长为掌握186道吉他生产工艺的厂长。2007年,郑传玖创办了广州神曲乐器制造公司。不幸的是,2008年遭遇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幸运的是,靠着所生产的吉他过硬的质量,郑传玖后来在上海的一个展会上,获得了非洲乐器采购商的青睐,下了2000只吉他的生产订单,公司获得了转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一举打开了局面。久而久之,郑传玖的名声也传回了家乡。

彼时,正安也正在勤恳寻觅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之路,他们选准了吉他这一主导产业。

决定回到家乡,郑传玖的决定不可谓不艰难。吉他制作的板材为高档红木、桃木,大多是从海外运入,琴头、旋钮、琴弦、品丝、弦枕等零配件也基本是从外地运入,每年还要将数百万把吉他成品出口海外,销往全球。然而这一内陆县城的物流很难配上套。“解套”的正是满帮。

目前,满帮平台活跃货主数142万,活跃司机数350万,业务覆盖了全国超300座城市,车辆不仅跑通了每条公路“大动脉”,也延伸到了“毛细血管”。而且,通过精准的车货信息匹配,车货匹配的效率也获得极大提升,物流也因此提速。

物流问题因此而一朝获得解决。郑传玖的眼前常浮现当年回乡的那一幕:2013年8月12日,郑传玖带领300多名在广州打工的正安人坐着3辆大巴车,浩浩荡荡回到正安。他感叹,当时将工厂迁回正安,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决定,是正确的。

图为:吉他生产原材料海外红木运入正安

“2019年神曲制造的吉他有近70万把出口到海外,基本每天都要有一车吉他成品发出去”,郑传玖举例说。他自己也是满帮的用户,平时通过满帮调车很方便,运力上的保障弥补了正安吉他流通环节的短板。

满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满帮平台希望通过数字运力的调度更好为各行业服务,未来,我们也希望与正安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为正安吉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以数字运力的手段助力正安县打造中国吉他制造之乡,世界吉他之都,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咸宁新闻网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发布于 2025-05-13 05:16
收藏
1
上一篇:满帮赋能正安,数字运力驱动贵州打造吉他制造之乡新篇章 下一篇:赤水竹编技艺打造正安吉他,风靡香港市民追捧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