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孩子好斗心强,策略与建议

孩子表现出“好斗心强”可能是因为多种原因,包括模仿行为、寻求关注、自我保护等。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应对这一情况:
1. "了解原因":首先,了解孩子好斗的原因。是因为感到无聊、挫折、或是模仿了周围人的行为吗?
2. "建立规则":明确地与孩子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规则,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3. "正面引导":当孩子表现出好斗行为时,可以尝试用正面的方式引导他们,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们可以找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
4. "情绪管理教育":教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愤怒和挫败感。
5. "树立榜样":作为家长,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行为。
6. "鼓励积极行为":当孩子展现出积极的行为时,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强化这种行为。
7. "参与活动":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体育、艺术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
8. "与孩子沟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9.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好斗心强”行为持续存在,并且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相关阅读延伸:孩子“好斗心强”,这可怎么办?

很多爸爸妈妈,面对孩子的争强好胜,也是束手无策。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专家会客厅”,看一看我们的专家,会给各位家长提出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期专家:钟世红,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青爱工程”家长志愿者联合会成员

我家儿子今年5岁,好斗心非常强,动不动就跟其他小伙伴们比试。他身手非常灵活,力气也很大。每次他跟别人比试,我都非常担心他把别人打伤了。因为这个事情,我给他讲过很多道理,他也因此受到过惩罚,可好斗心丝毫没有减弱。(提问来自四川教育手机报微信平台名叫“果宝特攻”的用户)

专家解答

家长朋友,您好!

看了你的提问,我感受到你对孩子“好斗心强”这个问题非常担心。首先,我不知道你所担心的是孩子发生过打伤小朋友事件,还是因为他的好斗心导致现在没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了。如果暂时还没有发生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知道动手打人的后果:你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没有伙伴愿意和爱打人的孩子一起玩。我们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有时要让他充当被人打的角色,让孩子说出感受,启发他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是喜欢动手打人的话,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玩打不同物件的游戏,打柔软的、坚硬的、棉的、木质的、甚至铁的,每样先轻轻地打,每打一样让他说出感觉,或者家长先做示范,把打不同东西的感受说给孩子听,帮助孩子理解“打”同样会让自己受伤的道理。

同时,我很想知道你所说的“好斗心强”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好胜心强。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们在带着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竞赛类的活动,如比赛跑得快、跳得远,谁关心了摔倒的小伙伴,谁是爱心小天使之类的比赛。

此外,我想借此建议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家庭都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孩子不但遗传我们的生物基因,也在模仿和学习我们的行为方式。在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言行一致地给孩子做好示范,或许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身上呈现出的某些问题。

◆知识小链接--如果不是好胜心,是好斗心,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是单纯的好胜,而是好斗,这个时候,咱们的家长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吗,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家长

迅速做出反应。

当你看到孩子开始出现攻击行为时,尽量立刻做出反应。不过,(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1小时里斥责过孩子多次之后),你很容易等到宝宝第三次打人的时候才说“够了!”。即便如此,最好还是在孩子做了什么错事时,立刻让他知道。可以把他带走,短暂地隔离,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三四分钟就够了。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明白如果自己打人或咬人,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但无论你有多生气,尽量不要对孩子喊叫或打他,或者说他是个坏孩子。因为这只会教他在生气的时候动口或动手去攻击别人,而不能让他改正自己的行为。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镇静地把孩子拉开,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坚持一贯原则。

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你越用同样的方法(比如“好吧,你又推明明了,该再罚一次”),就能越快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就会明白,只要自己做了错事,就得受罚不能玩——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不正确地说些“怎么你不爱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你不要理他们,要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及时和孩子谈谈。

等孩子冷静下来,你要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静但还没忘记整件事之前,就及时和他谈谈,理想的时间是在事情发生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问问他为什么突然爆发(“小勇,你为什么对小刚那么生气?”),告诉孩子有时候生气是很自然的,但不应该推人、打人、踢人或咬人。告诉他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发泄愤怒:找个球踢、用拳头打枕头、找大人调解,或只是说出自己的感觉:“小刚,你拿走了紫色的蜡笔,我真的很生气。”

现在还是个好时机,让你教孩子先离开使他生气的那种环境和人,直到他自己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挥拳打人。和孩子一起读一些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书,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可以试试《生气汤》和《我好生气》这两本书。

强调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孩子的好斗行为毁坏了别人的东西或弄得一团糟,他就应该帮忙再弄好,例如,可以让他把打坏的玩具粘好,或整理好自己生气时扔得到处都是的积木、饼干等。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惩罚,要让他知道这是好斗行为带来的必然后果,任何人弄坏东西都得这么办。

你一定还要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要说“对不起!”,哪怕你需要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被侵犯的那个人面前替孩子道歉。孩子起初道歉时,也许还不情愿,但最终他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奖励好行为。

不要只在孩子犯错时,才注意他,同时,要尽量关注他表现好的时候,比如,孩子玩电脑游戏时,不是一把抢过鼠标,而是先要求让自己也能轮到玩,或者把秋千让给另一个一直等在旁边的孩子。这时,要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骄傲。让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和解决冲突,比把别人推得老远更让人高兴,带来的结果也更好。在冰箱上或孩子卧室里贴一个特别的日历,当孩子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时,就给他贴上一张彩色贴画,作为奖励。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看起来似乎天真无邪的动画片和其他所谓的儿童节目里其实经常充斥着叫喊、威胁、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监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尤其是如果你的孩子容易好斗的话。要是电视节目里出现了你认为不好的内容,要和孩子谈一谈:“你看见那个孩子了吗?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把朋友推开,那样做可不对,是不是?”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看“优秀”电视的时间应不多于1~2个小时,这也是你要让孩子少看电视的另一个原因。

●会客厅参与方式

爸爸妈妈要是有什么家教方面的烦恼,也可以将烦恼通过微信发给小编,小编会帮您转交给专家解答哈!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教育手机报

【微信订阅】

如果您还在为教育孩子而烦恼,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四川教育手机报“或”scjiaoyu“(长按复制)即可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知识、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和政策。

发布于 2025-05-12 21:14
收藏
1
上一篇:68岁李琦,烟酒肉不离身,如今生活如何? 下一篇:百年瞬间丨国歌的诞生,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永恒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