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弦,就是弹奏过程中,止住除了需要发声的弦之外的琴弦,避免因为声音震动使不该发声的琴弦产生共鸣,扰乱需要表达的音符。是弹吉他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电吉他,尤其是打开失真效果的时候才需要护线,因为开了失真的琴声敏感性大幅增加,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其他琴弦极大的共鸣,使声音明显的浑浊起来。其实,木吉他或电吉他在原声状态下一样也需要护弦。
比如,在弹奏一条音阶或旋律的时候,有不少同学会将手腕向外隆起,弹完琴弦后的手指要么是悬空,要么就是把拇指放到低音的某一条弦上。这时当你弹到比较高的琴弦上时,低音区就会因共鸣也发出嗡嗡的声音,导致声音极不干净。很多朋友实际上并没有注意到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共鸣引起的琴声没有弹出来的琴声大,很容易被忽略掉,可仔细听一下,或者去录音棚里做个录制,就会明显发现这个问题。而且这并不是小问题,浑浊的声音总不会给人带来舒适的听觉,少听一会儿还不会觉得怎么样,听的稍久了,那种嗡嗡的声音就会让我们莫名的心烦,没有再想听下去的欲望了。
在弹奏和弦时,是要求和弦音所在的几根弦都有持续发声的,这时候就需要注意止住不在和弦音范围内的音符。在这里尤其要注意,弹C大三和弦的时候,根音是在⑤弦上的,⑥弦上的E音虽然也是和弦音,却不能发声,因为和弦的根音就是⑤弦三品上的C音,和弦在没有特殊要求,比如要转位时,最低音就只能弹奏根音。这时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握到琴颈多一些,指肚触碰到⑥弦来防止它震动。
所以弹奏钢丝弦木吉他和电吉他时,右手的手腕是需要尽量靠近琴弦的,以便于随时止音。古典吉他一样也需要护弦,只是方式和钢丝弦会有所区别,比如弹奏⑤弦时,拇指会在过弦的瞬间触碰到⑥弦,止住它的震动,而且很多时候也不需要特别强调,原因也很简单,钢丝弦的高音更尖锐一些,产生的嗡鸣比较刺耳,而古典吉他是用的尼龙弦,产生的共鸣就没有那么刺耳,而且大多是和声与弦律同时在进行中,有的话也特别短。所以虽然也有不该有的震动,但很多声音是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拿起你的琴来弹一弹,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