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山,带着腹中骨肉,她英勇赴刑场

带着腹中骨肉,她毅然走向刑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极其悲壮和感人的场景。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和情感:
"1. 带着腹中骨肉:"
"腹中骨肉" 指的是孕妇将要生产的婴儿,也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这句话揭示了人物的处境:她正处于怀孕的状态,即将临盆。 这也增加了场景的悲剧性,因为她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生死,还要面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
"2. 毅然走向刑场:"
"毅然" 表现了人物坚定的决心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走向刑场" 指的是走向死亡,接受审判和惩罚。 这句话展现了人物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 整体含义:"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女性在面临死亡威胁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了某种理想或目标而牺牲自己,甚至为了腹中的孩子也毫不退缩。这体现了人物的伟大、坚强和无私。
"4. 情感:"
这句话充满了悲壮、感动、敬佩等情感:
"悲壮:" 人物面临死亡的威胁,腹中还有未出世的孩子,场景极其悲惨。 "感动:" 人物的坚强和无私精神令人感动。 "敬佩:" 人物为了信念和理想而牺牲自己,令人

相关阅读延伸:带着腹中骨肉,她毅然走向刑场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张珍贵的照片,一名留着齐耳短发的清秀女子坐在钢琴前,背后的琴架上放着一名年轻男子的照片。这是雨花英烈丁香和丈夫乐于泓,留给后人的唯一一张特殊“合影”。

1910年,丁香出生于苏州。1925年,在东吴大学读书时,丁香遇到了进步青年乐于泓。两个人常在一起讨论时事、听进步演讲,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同的理想,让两颗年轻的心走在了一起。

1932年4月,经组织批准,丁香与乐于泓在上海结婚。婚后,他们的家成为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丁香弹得一手好钢琴,乐于泓喜欢拉二胡。如果听到丁香弹出舒缓的乐曲,就表示平安无事;如果听到乐于泓拉出凄婉的曲调,就是提醒情况危险。

1932年9月,丁香被派往平、津一带工作,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不久解来南京。当年12月,丁香牺牲于雨花台,年仅22岁,此时她已怀有身孕。噩耗传来,乐于泓冒着生命危险赶往雨花台,痛悼爱妻,并立下“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

乐于泓对于丁香的思念从未停息。他在《丁香烈士小传》中,用“聪慧过人”来形容幼年的丁香,又赞她“具备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美德”。他回忆两人相识相知相恋的日子:“丁香和我相知日深,我们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接受进步思想。记得我和她在一起听过肖楚女的演讲,一起进行过爱国募捐,支援罢工工人运动等革命活动。”

1982年,在丁香牺牲50周年的纪念日里,乐于泓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亲手种下了一棵丁香树。1992年,乐于泓病逝,家人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埋在了雨花台的丁香树下。

2010年,乐于泓家祖屋拆迁,他和丁香的这张特殊合影重现于世。此时距离丁香烈士牺牲已经过去78年,也是人们首次看到她的真容。

如今,在雨花台的丁香路,每年清明前夕都会开出洁白的丁香花,一批又一批人来到这里,在丁香树下倾听这对革命眷侣动人的爱情故事。

来源: 南京日报

发布于 2025-08-27 16:14
收藏
1
上一篇:丁香花开,芬馥益烈,春日里的浪漫气息 下一篇:这张照片,揭秘二级文物的珍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