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开,芬馥益烈,春日里的浪漫气息

这句诗 "丁香花开,芬馥益烈"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感官体验。
"丁香花开 (Dīng xiāng huā kāi):" 点明了核心景象——丁香花绽放了。丁香花本身在中国文化中就常与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暮春时节。 "芬馥 (Fēn fù):" 形容香气浓郁、芬芳。这是对丁香花香气特征的直接描绘。 "益烈 (Yì liè):" 意味着更加猛烈、更加浓烈。这表明随着花朵的盛开,其香气不仅存在,反而变得更加强烈、更加引人注目。
"整体意境:"
这句诗描绘了丁香花盛开时,其香气由淡转浓、由弱转强的过程和状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花开和香浓,更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力量感。香气不再仅仅是弥漫,而是达到了一种“猛烈”的程度,仿佛有穿透力一般,充满了整个空间,甚至可能带有一些令人沉醉或心绪不宁的意味(丁香花在文学中也常与愁思、思念联系,其浓烈香气可能加剧这种感觉)。
"总结:"
"丁香花开,芬馥益烈" 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捕捉了丁香花盛开时香气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动人瞬间,画面感强,富有

相关阅读延伸:丁香花开,芬馥益烈

又是一年清明时

缅怀寄哀思

风有信,花有期,你会记起谁

视频加载中...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里

有一条丁香路,幽静绵长

此时节

成片的丁香树花开繁茂,馥郁芬芳

这里是烈士丁香牺牲的地方

丁香花

花朵纤小文弱,花蕾丛生如结

盛开之时往往给人以未尽放之感

因此也被人们称作 “丁香结”

它的叶子是苦的,花香却清幽而悠远

花色淡雅中又透出几分凄美

花如此、人亦如是

『 丁香烈士的一生

恰似一曲美好而又戛然而止的歌

一首壮烈而又凄美的诗 』

这里的第一棵丁香树

是她的爱人乐于泓在1982年来此种下的

『 这背后刻骨的感情、忠贞的信仰

让我们给你深情道来 』

……

凛然正气拳拳心 , 宛转曲调殷殷情

如同丁香花绽放的时节一样,丁香恰好诞生在4月,出生不久便成了弃婴,被一位外籍女牧师收养。1925年,15岁的丁香进入东吴大学读书。在校期间,她聆听到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的救国演讲,毅然投身革命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爱情之花也盛开在4月。读书期间,她遇到了进步青年乐于泓,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时事,聆听进步演讲。共同的理想,让两个进步的青年走到了一起,1932年4月,经组织批准,丁香和乐于泓结为革命伉俪。

当时,白色恐怖氛围浓重,党组织的工作已全面转入地下,新婚反而给革命战线上的这对小夫妻带来不少方便。两人的多才多艺、琴瑟相和更是成为地下工作的绝佳掩护。丁香善弹钢琴,乐于泓熟奏胡琴,在两人租住的阁楼窗口,每当传出丁香弹奏的《圣母颂》的琴声,就是向同志们传递平安的信号,而每当阿乐的《二泉映月》传出,同志们便警惕地散去。

1932年9月,新婚仅5个月的丁香被组织派往北平参加秘密会议。不曾想,这一别竟成了永诀。由于叛徒出卖,丁香不幸被捕,敌人对丁香用尽酷刑想得到关于党组织的情况,但最终毫无所获。1932年12月,已有3个月身孕的丁香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2岁。

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鞠躬尽瘁偿汝遗愿

噩耗传来,乐于泓悲痛欲绝。他冒着风险只身来到雨花台祭悼丁香,写下了“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痛失爱妻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作战斗的豪情。之后,他曾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时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两年后被党组织解救,此后又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还成为进藏部队的光荣一员。随军途中,他遇到一位长相酷似丁香的姑娘,终于能够敞开心扉,重新组建家庭,并给第一个孩子取名为“乐丁香”。

1982年,丁香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乐于泓带着女儿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处亲手种下一棵丁香树。此后几乎每年清明,他都会来这条丁香路走一走。1989年,81岁的乐于泓最后一次来到雨花台,看着丁香树花繁叶茂,不由声泪俱下。1992年,乐于泓病逝,根据老人遗愿,亲人将他的骨灰带往雨花台,深埋于丁香树下。这对情比金坚、信仰无悔的革命伴侣在阔别60年后,终以这样庄严而又浪漫的方式相守在了一起。

爱与信仰结合

为后人留下一段血色浪漫的故事

如今

雨花台的丁香树已成片成林

那条幽长飘香的丁香路也成一景

丁香花开

清淡高雅、馥郁芬芳

一簇簇洁白芬芳的丁香花低头吟语

悼念那些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

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让我们铭记先烈的不朽功勋

传承那一份无比坚定的信念

发布于 2025-08-27 16:14
收藏
1
上一篇:烈士纪念日,用琴声祭奠那位名叫丁香的女子 下一篇:母爱如山,带着腹中骨肉,她英勇赴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