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入门,揭秘低音练习的实用技巧
我们来聊聊通俗唱法中低音部分的练习技巧。低音在流行唱法中很重要,它能为歌曲奠定基础,增加力量感和情感深度。但很多人在唱低音时会遇到气息不稳、声音发虚、挤压喉咙或者声音下坠(嗳气)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通俗易懂的练习方法:
"一、 呼吸是基础 (Breath is the Foundation)"
低音需要更稳定、更充足的支持。错误的呼吸方式是低音唱不好的主要原因。
1. "找到正确的呼吸位置:" 练习用"横膈膜"呼吸。想象吸气时,气息像水流一样涌入你的“肚子”和后背,感觉腰腹部向外扩张。呼气时,有控制地、缓慢地用腰腹部发力“推”出气息。这能提供持续、稳定的气流支持。
"练习方法:"
躺下或坐着放松,手放在肋骨和肚子上,感受吸气时身体的扩张,呼气时身体的收缩。
进行慢吸慢呼练习,每次呼气的时间是吸气时间的1.5-2倍。
2. "保持气息稳定:" 唱低音时,气息不能过快或过猛,否则声音会发抖或断裂。要有意识地控制气息的输出,保持均匀、平稳。想象自己是用气息在“托住”声音。
相关阅读延伸:通俗唱法——低音练习技巧
低音在通俗唱法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经常练习低音可以拓宽声道,增加声带的面积,使得今后选取其中更有参照价值。而且练习时不易疲劳,是一种很享受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练习的一种声乐技术。从声乐理论技术上来说,低音是相当有限的,而高音是相对无限的。在练习低音之前,大家明白一个原理,所谓的低音是让声带受力更宽,但声带的厚薄是天生的,我们只要做到让你的低音更浑厚即可。1.首先要做到喉位平稳、打开喉位是指声带所处的位置,微微用力稳定喉位,做打开动作(切忌不要压喉头,压喉头就变成美声唱法了)。让你的声带受力面更宽,就能够发出低音。初学者要先找到一个比平常说话位置低的喉位,重要的是保持。因为脖子上面细下面粗,喉位下降之后声带的面积就会变大,就有可能发出浑厚的低音。2.肌肉松弛;喉咙是上边小下面粗,越往上的地方越堵,也就是说你觉得越紧张越挤喉位肯定是越高,而越松越空旷喉位肯定是越低的。3.气息支持;放松肌肉不等于放松气息,越是低喉位越是需要气息的支撑。4.减小发声工作的面积;虽然说声带在工作,但是也不是所有部分都在工作,就像弹吉他,只一拨动最低的E弦,就体现低音的音色。尽量的要求点小一点,声音细一点,这要也能够保持比较畅通稳定的低音。在以上动作都能做到的情况下,尽量地把喉位放低一点,去练低音。如果低音喉位都稳不住,那就先别考虑高音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