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叔养成记,黑豆智能吉他,开启我的音乐之旅

这听起来是一个充满个性和情感的故事标题!它暗示了一个关于个人成长、音乐探索以及科技如何融入生活的叙事。
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标题,构思一个故事梗概或者一些片段:
"故事核心:"
"主角(文艺大叔):" 可能是一个中年男性,对生活、艺术、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不追求浮华,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他可能原本不是吉他手,或者只是玩得很业余,但内心深处有对音乐的热爱。 "黑豆智能吉他:" 它不仅仅是一把吉他,更是主角音乐旅程的伙伴和催化剂。它的智能特性(如自动和弦、节奏辅助、教学功能、连接APP等)帮助主角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降低了门槛,让他能够更轻松、更有趣地实现弹唱梦想。
"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
1. "初识与心动:" 大叔可能是在某个文艺市集、音乐展或者朋友推荐下,第一次见到黑豆智能吉他。它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以及“智能”带来的便捷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可能被它能“教会”人弹奏的承诺所打动。 2. "学习与挑战:" 大叔开始学习使用黑豆吉他。初期可能会遇到手生、节奏不稳、和弦转换困难等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享受这个从零开始、重新认识音乐的过程。黑豆吉他的智能功能(

相关阅读延伸:文艺大叔养成记,黑豆智能吉他伴我行

评测文章来自魅玩帮(wan.meizu.com)

本文作者:QQ阳光灿烂的尾巴

写下这个题目时,其实是有一点小感伤的。十几年前,尾巴还是青春年少,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抱着同学的吉他学会了弹奏《两只老虎》,但也仅仅止步于此。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只能放下在大学校园抱着吉他和妹纸花前月下的幻想,先升上好大学再说。

时光一晃,青春就此悄然逝去,吉他乐声伴随花前月下的梦想也没实现,尾巴就从“哥哥”变身成了“叔叔”。当看到黑豆智能吉他的介绍页面时,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颗种子就此萌发,野蛮生长。拆开黑豆结实的包装,正如所说“一见如故,竟如此默契”,文艺大叔养成开始。

不过,首先声明,尾巴只是吉他初学者,凭着重新激发的热情来体验这款产品。因此,在吉他本身上的评述绝不会入专业人士的法眼。但是,也正是出自初学者的角度,也相信一些体验和思考,更能引起亲历者的共鸣。

回归正题,在吉他日常保护和外出使用中,吉他包能够提供有效保护,而且原厂的吉他包不论是选材、做工,还是设计、贴合度都是极佳的选择。黑豆吉他包采用了粗亚麻材质,纹理手感不错,而且提供了较好的支撑力。包体的亚麻底色搭配蓝色勾边线条,效果时尚美观。

在携带上,黑豆吉他包既可以双肩背,又可以单手提,多种选择很方便。底部的两块塑胶垫,面积不小,尖块凸起,防滑效果很好。

在空间上,黑豆吉他包的包体上设计了三处大的储物空间,开口很大,可以轻松放下学习书籍、乐谱、杂志等大量物品。在吉他包上部,外挂了一个可拆卸的小包,两大两小的储物空间也很丰富,适合放手机、钥匙、变调夹、定音器等小物品,黑豆吉他附带的充电线、说明书、小背带、调琴颈六角扳手等配件就放在这里。这里有个小细节,包体和小包身上,都有黑豆的彩色拼音LOGO,不用管名字的含义,简单的拼音LOGO,设计还真不错。

黑色的吉他包内衬,添加了一层海绵,触感柔软,能够有效保护吉他不会被划伤。而且,在吉他琴颈的上部位置设计了一个可拆卸的海绵立方体,给吉他支撑保护。

回到吉他本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应该随便选择一把练习琴就开工。挑选一把好吉他有很多方面,初学者应该注意吉他的外形、颜色、尺寸、材质、做工、手感等各方面。音色?初学者对这个并不是特别敏感,只要前几项挑选好了,音色也不会差到哪去,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为什么要把吉他的外形、颜色、尺寸放在挑选首位呢?因为学习吉他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如果吉他外形颜色并不十分合意,在今后练习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很容易迁怒吉他本身导致放弃。因此,一定要选择有眼缘的吉他。

黑豆吉他的尺寸为标准的D型41寸,听好多老师说过第一把吉他最好选择41寸,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共鸣箱大,对音色有帮助吧。黑豆吉他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装饰,线条流畅,漆面光滑,不同部位木材的原色、品柱和琴弦的金属色、旋钮的银色,勾勒出素雅的形象,琴头的豆字LOGO又有点小俏皮,尾巴很喜欢这种自然设计。从挑选角度讲,原木色能够清楚看到吉他木材纹理是否均匀,是否有瑕疵。从审美角度讲,原木色的吉他虽然朴素但是耐看,对于个人的穿着也是百搭,静静抱着吉他,静静的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再来说材质,第一把吉他最好选择面单吉他,就是指面板是一整块实木做的,对音色有提升。黑豆吉他的选材,总体来看还是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面板是云杉单板,背侧板是桃花芯合板,琴颈是桃花芯木,指板是玫瑰木,都是入门吉他中较好的选择。吉他弦使用了达达里奥的EXP-16,大品牌对音色有好处。

还有做工,重点看琴颈、琴体各部位连接处,以及内部等细节。黑豆吉他的线条流畅,琴颈创新采用了C型和D型结合的形状,形成特有的弧度,1品琴颈处最厚为23mm,推弦手感、握持感细腻。黑豆吉他琴颈与共鸣箱的接口、弦桥和琴码等处接缝紧密。不过,品柱在音孔方向的末端,上漆时涂抹到了,有一点点的瑕疵,希望加强品控。从音孔往里,可以看到内部龙骨刻出了等距凹槽,力木支撑也较为厚实精细,为音色提供良好基础。而且,用手沿着音孔内部摸开去,可以感觉到内部没有任何毛刺,为黑豆在不显眼地方仍旧注重细节点赞。

最后看手感,对于初学者重点是指板和弦距的尺寸,以轻松省力为益。黑豆吉他根据中国人手型比例,把弦距调至0.5mm,指板宽度调至42mm,这样初学者按和弦时大大降低手指灵活性的要求,上手更加容易,也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当然,上面也提到过达达里奥的琴弦,从1品滑到20品,手感顺滑,拨弹有力,没有打品现象。还要再提一下旋钮,黑豆依旧采用大品牌,Fender、Gibson的全封闭旋钮固定牢固,调音时顺滑灵活,定位准确,继续长时间验证。

黑豆吉他有了以上硬件和做工保障,官方形容音色是“丰润,温暖”,实际体验中也基本差不多。用初学者的认知来说,就是高音清澈、中音厚实,但是低音共鸣不是很满意,特别是5、6弦感觉声音发闷,有点散。当然,总体音色还是比较满意的。

黑豆虽然称之为智能吉他,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品牌的智能吉他那样,罗列布局了太多的LED指示灯,尾巴认为眼花缭乱就失去了安静装B的个性。个人很喜欢黑豆这种在智能化上做减法的设计,把智能设备做成小盒放到共鸣箱底部,充电接口开在吉他底部,外部仅有一颗电量指示灯隐藏在弦桥上,很赞的思路。经过这段时间较高强度使用,这枚18650电池,一周充一次电即可。不过,那个充电接口拔插充电线时有点紧,需要后续调整一下模具。

黑豆吉他通过蓝牙连接配套APP,连接方便不再赘述。在APP上我的栏目和设置界面,可以直观查看黑豆吉他的电量,以及进行一些资料修改设定与查询。比如,自己的练习历史状况,取得的个人成就,有点趣味性。但是,假如吉他不在身边的时候,打开APP仍会显示电量。建议,增加检测机制,吉他连接不成功就不显示电量,再增加一个APP充电提示,当黑豆吉他的电量还有10%时,会推送消息进行充电提醒。

黑豆吉他APP提供的功能,尾巴认为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功能是制定练琴计划,每天定时提醒,也可以朋友来监督自己执行情况。练琴的时间以秒计算,还有实时排名情况,并把综合成绩反映到阶段性排行榜中,以及从历史栏目中查看练琴效率。但是,偶尔会有手机和吉他蓝牙出现断开连接的情况,建议优化蓝牙连接质量。练琴计划的功能,尾巴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练琴靠这种计划来推动的实效并不大,想练琴没有手机提醒也会抽时间练,不想练了手机提醒、朋友监督都没意义。

第二大功能是辅助工具,有节拍器、和弦指法图、调弦器、录音器等工具,虽然每个工具都能在APP商店上找到,但是由黑豆团队集成到配套APP上,应用质量可以得到保证。特别是节拍器、和弦指法图、调弦器都是初学者甚至长期需要的东西。

第三大功能是社区,用户可以在这里签到、摇一摇得积分、晒图、分享练琴心得,从目前内容来看,用户不多所以活跃度不高,而且看不到官方的身影,后面会有建议。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尾巴觉得黑豆吉他APP并没有像硬件做的那样出色。黑豆吉他在硬件上做了减法,但是在APP上应该做有针对性的做加法。为什么呢?加在哪呢?因为黑豆智能吉他面向的是初学者,甚至寄希望于智能概念,更多是希望自学吉他的初学者。这类群体的消费痛点在哪呢?黑豆吉他APP并没有找准,并不是计划、工具之类遍地可循的东西。

尾巴作为初学者,切身体会到到学吉他之路真的很辛苦,最大难点和痛点是没有系统性和难以鉴别对错。比如,要从网上找教材、找视频,单单一个左手大拇指要放在什么地方,各个老师教授的理念就不尽相同,可想而知初学者怎么甄别其他的内容。还有,黑豆吉他APP只提供了和弦指法图,但是初学者会纠结与自己的手型到底对不对。此类的消费痛点还有很多。

建议黑豆吉他团队开发完善APP时,重点应该是针对消费者的痛点,尝试开发吉他大课堂栏目,系统性的推出吉他教程,可以让用户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课程,有针对性的向前迈进。同时,逐级难度选出一些练习曲更练习演奏。当然,这个系统性的吉他课堂,黑豆可以自己独立开发,也可以找一些比较成熟的教程提供方合作。在运营上,只要是黑豆吉他的消费者,绑定吉他之后就可以免费享受所有的系统性教程。如果没有黑豆吉他,那就需要付费使用,这也是增加用户群的一种方式。

好了,这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使用黑豆吉他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学习还在继续,文艺大叔还在养成······

发布于 2025-08-12 11:12
收藏
1
上一篇:"爱要怎么说出口",娱乐脱口秀中的情感揭秘之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