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古琴馆玩,看见老师对着一张怪字连篇的谱子拨琴弦,那些字看着像偏旁部首凑的,我好奇问:“这是记的曲子旋律吗?” 老师乐了:“这叫减字谱,专记指法的,跟五线谱、简谱可不是一回事。”
你想啊,曲谱得记高低音、节奏吧?可减字谱上的字,比如 “勾”“挑”“抹”,一看就跟手指动作有关。去年我试着学弹《沧海一声笑》,老师给的减字谱上,每个字都拆成好几部分,左边标左手按哪根弦,右边记右手怎么拨。就像 “宝盖头” 样的符号,其实是说要用大指按弦,这哪是记旋律呢?
个人经验来说,这谱子就像武术招式图解。比如练太极时,图谱会标 “云手”“野马分鬃” 的动作,减字谱记的就是弹琴的 “招式”。我表哥学过钢琴,看古琴谱直犯晕:“这没有哆来咪啊?” 可不是嘛,它不记音高节奏,只告诉你手指该怎么动。
另外,减字谱是从文字谱简化来的。以前的古琴谱写得老长,一句 “大指按五弦七徽” 要写一长串字,后来才简化成偏旁组合。博物馆里见过明代的减字谱,跟现在的差别不大,说明这记指法的法子,传了上千年都没咋变。
所以啊,减字谱是妥妥记录指法的。想学古琴,得先认这些 “怪字”,不然对着谱子都不知道手往哪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