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魂韵,一块木板的艺术蜕变——莱尔琴手作工艺全纪实

这是一个关于“一块木板的艺术之旅——莱尔琴手作全记录”的构想,旨在展现从一块普通木材到一件独特乐器的完整过程,强调其艺术性和匠心:
---
"书名:一块木头的艺术之旅——莱尔琴手作全记录"
"副标题:时间、技艺与灵魂的融合"
"核心理念:" 本书旨在深入、细致地记录一件莱尔琴(Lute)从一块原始木材到最终完成并奏响的艺术创作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部制作手册,更是一部关于材料、技艺、时间、热情与音乐灵魂交织的叙事诗。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展现木工艺术,特别是乐器制作中,匠人如何赋予无生命材料以生命和声音。
"目标读者:" 乐器爱好者、收藏家 手工艺人、木工爱好者 音乐史与乐器研究人士 对艺术创作过程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内容结构(分章节构想):"
"第一章:寻觅灵感的源头——原木的选择与梦想" "森林的馈赠:" 探讨木材的种类(如欧洲云杉面板、枫木侧板和背板、玫瑰木指板等),介绍不同木材的特性、纹理、色泽及其对音色的潜在影响。 "慧眼识材:" 讲述寻找和挑选理想原木的过程,可能包含对

相关阅读延伸:一块木板的艺术之旅——莱尔琴手作全记录

莱尔琴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现代莱尔琴则是在1926年由瑞士人智学音乐家EdmundPracht专为特殊需要儿童设计,莱尔琴具有非常温柔的音调及安详的品质。在华德福教育中,莱尔琴是经典的滋养儿童感官的心灵乐器。它的声音开头很强,随后立刻变弱成为轻柔的回声,具有很好的情绪安抚作用。

————————————————

儿子下学期要开始学弦乐了,大邹老师说,如果爸爸能为孩子亲手做一把莱尔琴,那就太棒了!

第一次做,没经验,先按经典的造型依葫芦画瓢吧。看了几款,特别喜欢这个款式,咱来山寨一个。

上网看了下,好象不难(后来证明,还是有些磨人的),没想那么多,去宝安买了几块原木板,开始准备动手了。

首先用带锯锯形,一个漂亮的“水滴”出现了,但是边边还是很粗糙的。

再用一块夹板做出琴版,琴的大小、线条就由这个版来决定的了。

踟躇了许久,拿不定中间的圆怎么整,想到的办法没工具做,只好用了个最土的办法,电钻钻一圈孔。

线锯锯完后,圆就掏出来了。

然后就要用电木铣把内圈和外圈铣出来。感谢忘言手作涛子和JEN提供的专业意见,也特别感谢JEN亲自操刀帮忙铣边,太专业了!

型状铣出来,要开始掏音腔了。先用纸画出琴钉、琴弦位置,再将大致的形状描出来,开始掏了。

场地所限,铣刀动静太大,还是打孔器一个个来掏吧,好在灰尘不大。

掏完了,丑是丑了点,大伙儿就当是还没变天鹅之前的样子看吧……

原来的小雕刻刀太不给力,去淘了套专业雕刻刀,削木如泥啊。

然后漫长的手工开始了,雕刻刀一点点地把多余部分去除,正应了古话,切磋琢磨啊。

看到木花从刀尖开始生长出来,一圈圈儿地卷起,那种机器加工产生体会不到的美感和对木质的感应,就在一刀刀中浮现……

平常工作比较忙,做一次休几晚的。儿子盼着盼着,实在等得有些心焦,嘀咕道:“爸爸越做越懒了。”

-_-!

终于,终于有一天,变成这个样子了!

打好琴弦孔。

背后铣出琴弦钉的位,手电钻垂直度不好把握,钻到背面孔位就偏移了,还好,不影响装弦。

琴钉孔也打好了,主体工程算是完成了。

最后一个小配件,琴码。找根小红木磨啊磨,一晚磨一根啊。

开始装琴钉了,这可是个细活儿,琴钉带自攻螺纹,一圈圈旋进去,不歪就好了。

一会儿功夫,全部装完!

主角上场,金银两色的琴弦。

这么细的玩意儿,真怕一不小心整断了。装第一根手是最抖的,哆哆嗦嗦装完,找到感觉了。

接下来就快了,一会装完三根。

全部完成,有点样子了!

粗活儿干完,接下来,就交给老婆点睛——调音了。调了半小时,一首《苍海一声笑》流趟而出……

历时2个月,终于可以给儿子交作业了。一份迟到的儿童节礼物,希望用它弹出最美的音乐……

木工刀具论坛“zjwoodtools”

木工刀具网(http://www.zjwoodtools.cn)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木工刀具行业网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木工刀具行业专业论坛。本站专注木工刀锯行业各种相关资讯和技术问题讨论,免费发布给关注本平台的粉丝阅读,每日更新图文内容;提供木工刀具业内人员交流讨论的和谐平台,满足访问者行业需求。

承接|刀具广告|软文推广|求职招聘|微信推送

商务合作QQ:157561175

▼ 点下面「阅读原文」进入社区参与评论互动

发布于 2025-08-03 08:13
收藏
1
上一篇:古筝上弦艺术,传承与创新之美 下一篇:新筝问题解析,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