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调
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叫做“C 调”。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记号。
例 8-1
将 C 调的七个音,也就是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列,整个地移高纯五度,这就是“G 调”。
例 8-2
G 调的调号,就是一个升号 。这个升号一定要写在 F 的音位上,表示将 F 升高半音 。在高音谱表,就写在第五线上 。在低音谱表,就写在第四线上。
例 8-3
为什么 G 调的调号是一个升号,升 F?这是因为将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列,整个移高纯 五度所致。因为 B-F 是减五度,要将 B 移高纯五度,就必须将 F 改为#F。这就是为什么 G 调的调号是一个升号,而且一定是升 F 的道理所在。若将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整个移高大二度,这就是 D 调 。调号是两个升号,#F和#C。
例 8-4
若将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整个移低纯五度,这就是 F 调 。调号是一个降号 。降B。
例 8-5
为什么 F 调的调号是一个降号而且是降 B?这是因为 F 到下方的 B 是减五度,要将 F移低纯五度,就一定要将 B 改为降 B 。所以 F 调的调号是一个降号。若将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整个移低大二度,这就是bB 调 。其调号是两个降号,bB 和bE。
例 8-6
按照这种办法,将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可以移高或移低到任何一个音高位置,就
可以产生许许多多我们所需要的调
二、升号调与降号调
由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调,C 调,叫做“基本调”。由基本调开始,向上,按纯五度连续相生,依次可以得到 G 调、D 调、A 调、E 调、B 调、#F 调、#C 调 。并且从 G 调的调号#F 开始,每产生一个新调,其调号也按纯五度关系向上(或按 纯四度向下)增加一个升号 。如:
例 8-7
例 8-7 各调的调号都用升号表示,所以叫做“升号调”。
由基本调开始,向下,按纯五度关系连续相生,依次可以得到 F 调、bB 调、bE 调、bA调、 bD 调、bG 调、bC 调。并从 F 调的调号bB 开始,每产生一个新调,其调号也按纯五度关系向下 (或按纯四度向上)增加一个降号。
例 8-8
例 8-8 各调的调号,都用降号表示,所以叫做“降号调”。
调号的书写有着固定的位置和次序。
调号中的升号和降号出现的次序是相反的、对称的。
例 8-9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调,一般不超过七个升降号。但偶尔也有多于七个升降号的调。如:#G
调、#F 调、#D 调等 。不过这种调的调号大都用临时变音记号记写 。不记成调号。
为了熟练掌握各调都有些什么音,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各个调的音在琴上弹一弹,听一 听,唱一唱,哪些音升了,哪些音没有升;哪些音降了,哪些音没有降,一一记在心里 。现将十五个调的音列示如下:
例 8-10
三、等 音 调
两个调之间的所有音都是等音关系,叫做“等音调”。
等音调也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半音都相等的理论而产生的。在钢琴上每个音组只有十二个高低不同的音,每个音上都构成一个调,也只有十二个 调 。而我们前面讲的七个升号调,七个降号调,还有一个基本调,共有十五个调,这是怎么回 事呢?
仔细弹奏十五个调,就会发现,#F 调与bG 调,在钢琴上的音高是完全相同的,#F=bG,#G= bA,B=bC、#C=bD、#D=bE、bE=F,都是等音关系,所以#F 调与bG 调就是等音调。
相同的情况还有 B 调与bC 调、#C 调与bD 调,这些都是等音调。也就是说在七个升降号
以内的十五个调,共有三对等音调,十五减三正好是十二个高低不同的调。虽说三对等音调在钢琴上音高完全相同,但升号调降号调在音乐表现上却有着完全不 同的表现作用 。如柴科夫斯基的《摇篮曲》在同一首歌中,交替使用了bC 调和 B 调这一对等音调。
例 8-11
柴科夫斯基《摇篮曲》
四、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通过等音调构成一个圆圈,叫做“调的五度循环”。
例 8-12
双向箭头所指出的两个调为等音调。
在调的五度循环中,向上五度进行时,调号中的降号减少,升号增加 。 向下五度进行时,
升号减少,降号增加。
调与调之间的关系,叫做“调关系”。调关系有远有近,区分调关系的远近,主要根据两调之间共同音的多少 。两调之间共同音越多,调的关系就越近 。反之,两调之间的共同音越少,调关系就越远。在调的五度循环中,相邻的两个调,只有一个音不同,因此在调号中,永远相差一个升降号,这就叫“近关系调”。如 C 调的近关系调是 G 调和 F 调 。bB 调的近关系调是 F 调和bE 调等等。
在调的五度循环中,除了相邻的两个调之外,其他各调都叫做“远关系调”。
在远关系调中,由于共同音的多少不等,所以其关系远近程度也有所不同。
好了今天关于调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在这小编也为大家整理了完整的乐理大全PDF文档资料
需要可私信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