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破旧俗立新规,移风易俗过新年,文明新风扑面来

这句对联写得非常好!它生动地描绘了春节期间社会风气发生的积极转变,充满了喜庆和希望。
"上联:“移风易俗过新年”"
"字面意思:" 在新的一年里,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 "深层含义:" 指人们摒弃了过去一些不健康、不文明、铺张浪费或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习俗,开始采用更健康、文明、环保、节俭的新方式来庆祝新年。
"下联:“文明新风扑面来”"
"字面意思:" 文明、健康的崭新风气扑面而来。 "深层含义:" 描绘了移风易俗带来的积极成果——社会风气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向上,这种新气象就像春风一样迎面扑来,让人感受到清新和愉悦。
"整体意境:"
这句对联通过对比(旧俗 vs 新风,改变 vs 扑面来),展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它不仅是对春节习俗变化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社会风气持续改善的美好愿望。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在春节期间宣传和倡导文明新风。
总的来说,这是一副寓意深刻、贴合时代、充满正能量的好对联!

相关阅读延伸:移风易俗过新年,文明新风扑面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胡英华 王怀艳 杜莹

通讯员 纪阳 金涛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市民低碳出行,节俭之风盛行;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棋牌桌、吃喝场上走下来,图书阅览室的读者多了,乡村的书香气息浓了……今年新春,南京处处洋溢文明、祥和、清新、温暖的新春喜悦。

大年初一上午10点多,江宁区淳化街道茶岗村村民笪本银家3个儿女回家拜年,祖孙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与往年3辆私家车“堵”在门口不一样,今年3个儿女只开了一辆商务车回来。“今年我们响应号召,低碳出行,三兄妹拼了一辆车回来。”笪本银的小儿子笪家俊说。

茶岗村地处江宁区淳化街道中部,近年来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私家车越来越多。一到春节,村口便挤满返乡过年、走亲访友的私家车。今年春节,村委加大移风易俗、文明过年宣传,号召村民低碳出行,少开车或不开车出行。

大年初二,年味正浓,高淳区固城街道花山村“马家垄1953”图书阅览室内,阳光顺着天窗、落地窗照进室内,书架上摆满了科普、农技、法制、文学等2000册图书,前来看书的村民或站或坐,有的边看边记,有的轻声交流,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

“我年龄大了,不会玩手机,也不爱看电视,但喜欢读书看报,过年这几天,正是农闲时候,我就来阅览室看看书、喝喝茶,欢乐欢乐。”村民汪太模笑着说。

汪太模是土生土长的花山人,见证了这个小村庄几十年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没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逢春节,打牌闲聊、串门喝酒就是大家最好的消遣方式。有的村民喜欢打牌,甚至把在外一年挣的钱都输光了,不仅影响家庭,还带坏村风。

为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两年,花山村在明清老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风格,建成“蒋山书舍”,同时修缮始建于1953年的废弃老小学,建成“马家垄1953”阅览室,让书香溢满美丽乡村。

“今年春节,我们号召大家少串门、少聚集,一些村民没有出去走亲访友,而是选择到书舍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花山村妇联主席张婷婷说,村民阅读热情高涨,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有看农业知识的,还有看文学书籍的,“‘书香味’里过大年,是我们村的新风尚!”

来源: 南京日报

发布于 2025-07-29 15:15
收藏
1
上一篇:明明白白说通假,探析古文中独特的特殊用字现象 下一篇:诗咏江苏,脱贫攻坚战果丰硕,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新篇章(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