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目标
掌握舌头起音(舌吐音)技巧,实现声音**启停;通过音阶与点音的协同训练,提升手指与舌头的配合能力;能运用点音技巧完整吹奏《小蜜蜂》,体会技巧在乐曲中的实际应用。
二、点音基础练习:舌头就是声音的开关
(一)气起音的局限与舌吐音的必要性
* 气起音(Air Attach)* 是初学者常用的起音方式 —— 通过吐气直接启动声音,但存在两大问题:
1. 延迟性:低音区易出现 “气到音未到” 的延迟,如同开灯后需等待半分钟亮灯;
2. 连贯性不足:快速重复音时难以**控制,如吹奏《无敌铁金刚》旋律会出现 “呵呵呵呵” 的拖沓感。解决方案:引入舌吐音(Tonguing),利用舌头作为 “声音开关”,实现音头的即时启动与中断。
(二)舌吐音三步骤训练法
▶起音准备(关键基础)
1. 舌头定位:轻触哨片前端 1/3 处(避免覆盖过多影响震动),舌尖呈自然弯曲状;
2. 气压蓄力:缓慢呼气,感受气流在口腔内聚集(此时舌头阻挡哨片,无声音发出,但能感受到憋气感);
类比说明:如同水龙头未打开时,管道内已充满水压,打开开关即可瞬间出水。
3. 快速离片:舌头迅速后缩(类似发 “Ta” 音的动作),气流瞬间震动哨片发声,确保音头干净果断。
▶循环练习(强化开关控制)
1. 收音复位:声音发出后,舌头立即回到哨片前端,中断声音(此时保持持续呼气,维持口腔内气压);
2. 重复启动:再次快速移开舌头发声,感受 “触哨 - 离哨” 的节奏性开关动作。练习要点:全程保持腹部支撑,避免漏气或耸肩,初期可对着镜子观察舌头动作是否规范。
(三)节拍器阶梯训练
阶段 | 速度(BPM) | 每拍点数 | 目标 |
1 | 60 | 1 点 / 拍 | 确保每个音头清晰,无延迟 |
2 | 60-80 | 2 点 / 拍 | 建立稳定的二分音符点音节奏 |
3 | 80-100 | 3 点 / 拍 | 提升三连音的协调性 |
4 | 100-120 | 4 点 / 拍 | 实现快速十六分音符点音 |
三、点音+音阶协同训练:手指与舌头的双人舞
(一)分阶练习法
▶单音强化(分手指组)
• 选择 C 大调中音区单音(如 C、D、E),每个音执行:“舌吐音启动→手指按孔保持→舌收音中断” 循环 4 次(即每音点 4 下);注意:手指按下与舌头离片需同步,避免 “先动手指后发声” 的脱节。
▶音阶连贯(连点过渡)
• 吹奏 C 大调音阶(上行 + 下行),每个音点 2 下(二分音符)→点 1 下(四分音符),逐步加快速度;常见问题:换指时舌头动作滞后,可先慢速练习 “手指提前半拍准备 + 舌头同步启动” 的配合。
(二)错误排查表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声音模糊 | 舌头触哨过深 / 气压不足 | 调整舌尖位置,增加腹部呼气力度 |
节奏卡顿 | 手指换键与舌吐不同步 | 单独练习手指音阶模进,熟练后再加入舌吐 |
高音破音 | 舌头离片时口腔形状变化 | 保持稳定的 “微笑状” 口型,避免下巴后缩 |
四、乐曲实践:《小蜜蜂》点音应用
(一)谱例分析
(插入《小蜜蜂》简谱片段,标注圆滑线与非圆滑线乐句) |
• 圆滑线(⌒)处理:连线内的音只需第一个音用舌吐启动,后续音通过手指连贯过渡(类似 “一口气滑过”);
• 非圆滑线音:每个音均需独立舌吐,如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2 2 -” 中,除*后长音外,每个音都要点开。
(二)分段突破法
1. A 段(前 8 小节):重点练习连续十六分音符的点音(如 “5 5 3 4 | 5 5 3 4”),先慢速点 4 下 / 音,熟练后过渡到点 1 下 / 音;
2. B 段(中间 4 小节):注意附点节奏的舌吐时机(如 “1 1 2 3 | 2 1 0”),附点音符需保持足够气压;
3. 结尾长音:*后两拍 “2 -” 使用气起音保持,体会从点音到长音的呼吸衔接。
(三)练习原则
• 避坑要点:不要反复从头吹奏,针对卡顿小节(如第 5-6 小节)单独循环练习,直至流畅;
• 速度阶梯:从 60BPM 开始,每稳定 3 遍提速 5BPM,直至达到原曲速度(约 100B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