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陈家财 通讯员 姚丹萍
法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3月13日上午8时,合浦县人民法院上班的铃声刚响起,执行一庭三号办公室里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申请执行人韩某与被执行人陈某的合同纠纷案有眉目了!”这起新收的棘手案件终于有了执行突破口,执行女法官黎保删高兴地向团队宣布这个好消息。
黎保删向记者介绍,她的执行团队开始执行这起案件时,被执行人无影无踪。破解难题的第一个办法是“扒”。执行团队里里外外把被执行人的交际圈“扒”了个遍,只要有一丝关于被执行人的线索,立马出击。破解难题的第二个法子是“守”,以攻为守。执行团队采取强制手段,查封被执行人出售的房屋,以逼出被执行人。
“使出这两招后,被执行人的妻子就来电表示愿意替被执行人还清欠款。”黎保删放下电话长舒一口气,继续埋头查看另一起案件的材料,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这天早上,记者随着黎保删法官团队前往距离县法院有80多公里的山口镇山角村调解一起案件。她希望通过这次调解能够找出案件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焦点,将矛盾消除在源头,解开申请执行人的心结。
案件申请执行人石某军与两名被执行人石某静、石某分别是工人与包工头、工人与屋主的关系。由于石某静的错误判断,导致石某军在盖房子过程中被倒塌的围墙砸伤。经医治,石某军左腿依然靠钢板、螺钉支撑,至今不能进行体力劳动。
2018年11月,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后,判决石某静、石某共同赔偿石某军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8万多元。但判决生效后,石某静、石某两人拒不履行赔偿义务。
黎保删一行赶到山口镇山角村时已是晌午,顾不上吃午餐就直奔石某静家。在调解工作开始前,黎保删再次翻阅案卷,回顾该案的前期工作,决定采取柔中带刚的策略进行调解。
石某在广东打工,黎保删通过电话与他进行沟通。石某表示,他将在清明节回家扫墓时履行义务,但经济比较困难,希望能分期给付。
开展调解工作时,起初石某静并不配合,法官的提问含糊其词。
黎保删告知石某静,法院已经通过网络冻结其银行账户。石某静听后,知道法院已动真格,于是主动与法官商量解决的方法。石某静表示,她手头紧张,待石某清明节回家时再一起商量如何解决赔偿问题。
因调解当场未达成协议,调解结束后黎保删告诉石某军:“考虑到你生活确实困难,可申请司法救助,缓解燃眉之急。”
下午,黎保删开始着手办理当日的第三起案件。案件被执行人委托朋友到合浦县法院支付最后一笔执行款。当双方当事人交付完最后一笔执行款时,黎保删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