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发酵剂小曲秘籍,解锁传统酿造艺术

糖化发酵剂在传统酿酒工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通过酵母的作用发酵成酒。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糖化发酵剂,在中国各地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对小曲的详细介绍:
### 小曲的定义
小曲,又称酒曲、酒母,是一种将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经过发酵、糖化、培养后制成的粉末状或块状发酵剂。小曲中富含多种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等,这些微生物能够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为酿酒提供必要的糖源。
### 小曲的种类
1. "大米小曲":以大米为原料,发酵温度较低,适用于制作清香型白酒。 2. "小麦小曲":以小麦为原料,发酵温度较高,适用于制作浓香型白酒。 3. "玉米小曲":以玉米为原料,发酵温度适中,适用于制作玉米酒。
### 小曲的制作过程
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大米、小麦或玉米等谷物。 2. "浸泡、蒸煮":将原料浸泡、蒸煮,使其熟化。 3. "接种":将蒸煮好的原料接种上预先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 4. "发酵":将接种后的原料进行发酵,使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5. "干燥、粉碎":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干燥

相关阅读延伸:糖化发酵剂之小曲篇

关注老许,持续为大家分享酿酒知识

上期介绍了白酒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糖化发酵剂大曲、今天来介绍一下另外两种常见的曲药,小曲和麸曲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小曲

晋代时期南方已经出现了团状米曲,晋人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了南方的草曲也就是米曲,米曲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有的还会加入中草药甚至白土,加入少量母曲,因曲块体积小故称小曲,按照形状还可以分为曲丸、酒饼、散曲等

一、小曲的特点

1、小曲的糖化力和酒化力高

小曲中的根霉菌具有边生长、边糖化、边发酵的特点,所以小曲用量小,只需要0.2%就能有很好的糖化发酵效果

2、添加中草药

小曲在制作时会加入中草药,有研究发现有的中草药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杂菌,比如薄荷、杏仁、桑叶、辣蓼草等能够促进酵母菌的生长,木香、牙皂会抑念珠霉的生长,此外中草药的添加会给小曲酒带来独特的药香风味


二、小曲的制作工艺

小曲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个著名的小曲制作方法,分别为广西桂林小曲、广东玉冰烧酒饼、董酒小曲、四川邱崃米曲、四川无药小曲,纯种根霉小曲

(一)广西桂林小曲

1、工艺流程

2、原料配比

(1)大米粉

以投料一次20Kg计,其中15Kg用于制胚,5Kg细粉用于裹粉

(2)草药

只使用一种香草药,其用量为制胚米粉量的13%,香草药需要干燥磨粉

(3)曲母

从上次成曲中选取优良小曲,其用量为胚粉量的2%

(4)加水

添加量为胚粉量的60%左右

3、制作过程

(1)浸米

大米加水浸泡(夏季23小时,冬季6小时左右),浸透后沥干备用

(2)粉碎

将浸透的大米沥干先用石臼捣碎,在用粉碎机碎成米粉,最后用180目筛子筛出作为裹粉用的细粉

(3)制胚

将米粉15Kg,香草药1.95Kg,曲目300g,水约9L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团。在制胚架上压平,用刀切成2cm见方的小块,并用竹筛成球形的胚

(4)裹粉

将5Kg的细粉加入0.2kg的曲母混合均匀后,先撒一部分裹粉于簸箕中,第一次洒上少量的水,使其外表湿润。总洒水量为0.5L。然后将坯分装到特制的小竹筛内摊平,入曲室培养,坯含水量为46%左右

(5)培曲

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 前期:室温为28-31℃。曲坯表面盖一只空簸箕。培养20h左右,代霉菌生长旺盛后倒下、曲块表面起白珠时,将盖在上面的空簸箕掀开,这时候品温为34℃。最高不宜超过37℃

② 中期:曲胚入室培养24小时后,进入中期,酵母菌开始大量繁殖,该阶段历时约24小时,期间室温控制在28-32℃,不得超过35℃

③ 后期 再过48小时后品温逐渐下降,而曲子逐渐成熟

(6)干燥、贮曲

将上述成熟的曲子移到40-50℃的烘干房,经过1天后即可烘干,也可以移到室外晒干,不得暴晒。经过干燥的成曲,置于阴凉的库房贮存。总历时约5天

4、成曲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白色或者淡黄色,无黑色,质地疏松,有特殊的小曲发酵香

(2)理化要求

水分为12%-14%,总酸为0.6g/100g以下,发酵力为每100Kg大米用1kg小曲可产生酒精体积分数为58%的白酒至少60Kg以上

(二)广东玉冰烧酒饼

玉冰烧酒曲为20cm*20cm的方形块,比传统小曲大,所以叫做酒饼

1、原料配方

大豆:10Kg,要求新鲜,饱满,无霉烂、虫蛀;大米50Kg,以糙米为佳

曲种:0.5Kg,要求白色略带微黄,弹指有空响、无黑心,菌丝多而粗壮整齐

草药配方:串珠叶4.5Kg,桂皮0.5Kg,共计5Kg,要求干燥、杂质少,无霉坏,配料前将草药烘干磨碎

填充料:白藓泥土20Kg;水:40-42.5Kg

2、工艺流程


3、蒸粮

采用“二炒二蒸”法,即水开上粮,开大气蒸5分钟后,用木锨将米饭翻转,使底面熟度均匀,关盖。再用少量蒸汽蒸五分钟后继续用上法第二次炒和蒸。蒸料时间共15分钟,熟度75%-80%即可。

蒸豆必须熟透,以手捏时糜烂为宜,目的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能更好的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一般蒸豆时常为16-20小时

4、制曲

大米蒸好后,用铁铲摊于干净的地面,用风水快速吹凉,并用木锨翻拌加速冷却。当温度冷却至36℃时,即可加入大豆、曲种、草药以及填充料,用人工进行三拌三翻,混合后装入模(20cm*20cm*3cm),用脚踩曲,要求四角方正,厚薄一致,表面光滑,水分均匀

5、入室培养

曲室长5-6m,宽2.5-3m,高3.1m左右,有天窗,曲在入室前调节温度至28-32℃,曲块进房温度29-30℃,放到曲房用麻绳挂于木架上。培养一个星期,每天三次调节曲房温度和干湿度,夏天可开启门窗,冬天则蒸汽保温,使室温为28-32℃,挂曲后要求挂顶席和边席,注意揭席时间

曲饼上架7-8天后品温上升到40℃,进行第一次揭席,当曲身发白,产生白色细微菌丝时进行第二次揭席。曲房注意清洁卫生。曲饼成熟后转入烘干房干燥3天,干燥房保持温度40℃,干燥后成曲重0.55Kg

6、质量指标

(1)感官鉴定

① 颜色:曲饼表里颜色一致,无黑心,细菌菌丝多而壮,分布均匀

② 泡度:曲饼发酵要透、要松、无裂皮

③ 气味:具有清香、愉快的曲味,无霉、酸等杂味

(2)理化指标

酸度以10g曲消耗0.1moL/L NaOH计,糖化力以1g曲在35℃下1小时糖化淀粉的能力计U/g,发酵力以35℃下产生酒精的理论值计,结果如下表

水分

酸度

淀粉含量

pH

酵母数量

糖化力

发酵力

≤10%

3-4

30%-35%

5.5-6

3-4亿个

≥25U/g

≥75%


(三)董酒小曲

董酒曲药是中温大曲和低温小曲双曲并用,期间会加入135味中草药,赋予董酒独特的药香味

(1)原料粉碎

将制大曲的小麦和制小曲的大米粉碎后,再用磨盘磨成细粉。要求米粉越细越好,小麦粉可稍粗

(2)中药材粉碎

制小曲用到95味中药,制大曲用到40味中药,将其按照比例配好后粉碎备用(详细的大小曲中草药配方,不宜对外展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老许了解)

(3)拌料

将小麦粉和米粉各加入5%的中草药后,再分别接种大曲粉2%和小曲粉1%,并添加原料量50%-55%的水,搅拌均匀

(4)成型

将拌好的原料装入模具踩紧,其厚度约为3cm,再用刀切成块,大曲醅大小为11cm见方,小曲醅为3.5cm见方

(5)培曲

① 曲胚入室 将上述曲胚移到垫有稻草的木箱中,在室温28℃下开始培养,曲箱可堆叠

② 揭汉 培养1天后即可达到揭汉温度,小曲揭汉温度为35-37℃,大曲揭汉温度为38-44 ℃

③ 翻箱 揭汉后将曲箱错开,每隔2-3小时,上下翻箱一次,使上中下品温一致

④ 反烧 揭汉后曲块温度下降,但小曲经过24小时、大曲经过7天左右品温回升,称为“反烧”,小曲升温幅度大于大曲,但也不宜超过40℃,注意勤翻箱,必要时打开门窗降温,大小曲培养约7天即可成熟,

(6)烘曲

培养成熟的曲子及时烘干贮存,烘干温度不能超过45℃,时间为7天

(四)四川邱崃米曲

四川邱崃米曲历史悠久,在明末清初已发展级盛,它分为大曲母和小曲母两种,小曲母是培养大曲母的种子,其大小3cm见方,20g左右;大曲母为圆形,直径约8cm,厚3cm,重约110g,大小曲母培养方法一致,至少制坯、曲箱管理方面略有差异

1、小曲母的制作

选择湿度较低的3、4、9月份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制坯

① 原料配比:每箱使用大米35kg,中草药1Kg(共67种,配方不宜展示,找老许单独了解),种子为上季度的小曲母,用量0.3Kg,加水量为16-17L

② 泡米及粉碎:因水温而异,大米浸泡30-50分钟后沥水,碾碎成无半粒米状米时撒入曲药再碾1-2分钟,混合均匀

③ 拌料制坯:将原料倒入木盆,加入曲母粉和水拌匀后 制成6g重的3cm3的方块坯

(2)入箱子培养

① 入箱:将坯轻轻地倒在曲箱,摆放均匀,并插入湿度计

② 生皮阶段:即霉菌在坯表面生长,布满菌膜的阶段,历史17-23小时

③ 干皮阶段:历史12-13小时。该阶段曲块水分大量挥发,曲心酸度略有上升,酵母在较低的温度下稍有增殖

④ 过心阶段:历时约40小时。该阶段霉菌向曲心生长,曲心颜色逐渐转为白色,酸度下降

(3)烘干存放:小曲母培养成熟后,在50-60℃烘干3天,使其水分降低至12%以下,再进行低温存放

(4)小曲母的质量指标如下表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

色泽

内外全白

液化力(U/g)

153.8

气味

有曲香、无异味

总酸(g/100g)

0.383

pH

5-6

糖化力(U/g)

44.9

水分(%)

8.23

发酵力(%)

12.74

2、大曲母的制作

(1)原料配比

大米80Kg,小曲母0.25Kg,中草药2.75Kg,中药材共72种(不宜展示,找老许单独了解),中草药的添加有利于抑制杂菌,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例如桂子可以抑制醋酸菌繁殖,牙皂、薄荷、木香可以抑制念珠霉菌生长

(2)大米浸泡

冷水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季节粮食灵活调整,一般为20-40分钟,浸泡至手捻易碎,微带硬心为宜,浸泡后沥干水分为30%-32%

(3)碾碎

将浸泡后的大米,碾至手捻成片、无半粒状米时,加入母曲在碾1-2分钟,并加入中草药粉碾匀,要求物料不能通过孔径1mm筛孔的占30%左右,不能通过0.5mm孔径的占30%,两者之间的占40%

(4)拌料制坯

① 拌料:碾碎后立即倒入木盆,加水拌合均匀,含水量42%左右

② 制坯:将拌匀后的物料分次一刀木板上,和匀揉紧,以免成坯后碎散,米曲饼长8cm,厚3cm,质量约110g,曲坯大小均匀

(5)入箱培养

① 入箱;按照每箱排列16行,每行约15块摆放

② 生皮阶段:曲坯入箱厚加盖竹席、草垫,冬天制曲可用木炭生火保温,保持箱温不低于25℃,入箱14小时左右微生物有氧呼吸产生水分,曲块变软,俗称“软坯”,这时候品温在32-33℃,这时候曲块表面布满菌膜,根霉菌大量繁殖,菌丝包裹曲块俗称“生皮”,该阶段表皮霉菌生长旺盛,但曲心未生长

③ 翻箱:曲坯入箱24小时后,品温上升至37-38℃即可翻箱,箱子边的曲块和箱子中间的互换位置,以此调节箱内的水分、温度和湿度,并排除积聚的二氧化碳。判断该不该翻曲的条件是水分由43%降低到38%,保持品温不低于30℃

④ 发泡:翻箱14小时后,曲块水分从36%降低到33%左右,总酸度为0.8g/100g,曲块水分逐渐挥发,曲块体积不变,重量减小,在曲块内部形成空隙,俗称“发泡”,这时霉菌已经向曲心生长,酵母菌数量增加,生酸量增高,达到最高值,翻箱到发泡这段时间不必供给过多氧气,而应控制品温不再升高,饼使水分得到适当挥发

⑤ 揭烧散温:发泡后降低品温,加强供氧,促使霉菌进一步繁殖,可以将箱上的盖席全部揭开,俗称“揭烧”,使品温维持在28-30℃

⑥ 过心:揭烧后约48小时,霉菌的白色菌丝可布满曲心,俗称“过心”,过心后曲块水分降低到28%左右,总酸为0.45g/100g,

(6)出箱、烘干、保存

曲坯从入箱到出箱共历史约92小时。出箱后倒入烘烤灶内,盖上稻草,用木炭生火烘烤,品温以40℃为宜,不得超过60℃,烘烤一天后翻动一次,在烘烤一天,待曲块水分降低到10%左右时即可,放在通风干燥处储存,可保存一年不变质

(7)成曲感官鉴定

曲块表面、底部、内部均为白色,曲块表皮褶皱以及厚度可表示微生物生长情况,泡度适宜,曲块内部布满白色菌丝,不得出现其它杂色菌丝,闻香有本曲特有的清香

(五)四川无药小曲

四川无药小曲制作过程不需要添加中草药,也是生活中比较容易制作的小曲

1、工艺流程


2、无药米曲制作简单,这里不在讲解,感兴趣的找老许单独为您讲解


麸曲

麸曲酿造是中国酿酒工业的一次重大革命,1956年确立了以麸曲为主的《烟台酿酒操作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麸曲的特点

麸曲制作周期短,出酒率高,节约粮食,它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以麸皮为原料经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散状曲,制备麸曲常用的菌种有曲霉、根霉、富含纤维素分解酶的霉菌等

1、曲霉菌:主要是黑曲霉诱变菌AS3.4309(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又称UV-11);黑曲霉变异菌株(河内白曲霉)

2、根霉菌:常见的根霉菌种编号为:AS3.851,AS3.852,AS3.866,AS3.867,AS3.868,Q301,Q302,Q303,其中Q303糖化率最高,产酸最低

3、富含纤维素分解霉的霉菌:1972年由黑龙江轻功研究所培育出来的龙轻52号

二、麸曲的制作工艺

麸曲的制作要点在于菌种试管培养以及扩大培育,现将工艺流程梳理如下

1、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为:原菌种—斜面试管培养—三角瓶扩大培养—曲种—机械通风制曲


2、成品曲质量

感官检查:曲子松软,无干皮和白心,菌丝多而内外一致,由麸曲香味,不得有酸臭味和其他霉味,单独的麸曲酿酒风格粗糙,有的企业会培养多种微生物共栖的麸曲

其他

酶制剂及活性干酵母

利用糖化酶(葡萄糖水解酶)糖化淀粉,活性干酵母(AADY)发酵产生酒精,这两者需要配合使用,糖化酶是应用最广的酿酒酶类之一,此外还有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使用酶以及酵母产出来的酒质量较差但产量比传统酒曲高,一些酒厂为了利润会使用此法进行生产

感谢您的静读,希望此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发布于 2025-06-20 13:17
收藏
1
上一篇:黄药师巅峰绝技揭秘,弹指神通领衔十大武功之最 下一篇:惊!2岁男童罕见患腱鞘囊肿,健康警报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