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琴码的毛坯,右边是小提琴原装琴码。
这样的琴码,第一感觉就是琴弦离指板距离太高,很多人按弦很累,就是这个原因!琴弦的高度太高,按弦会很累。这个高度是我喜欢的。
建议先把原装琴码收起来,以便随时恢复出厂状态,然后网上买几个备用琴码毛坯,随意打磨,做废了,扔掉就是。如下图,根据参考尺寸,大致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用钢锯切除多余部分,这样速度比较快。琴码的划线切割
下图是切割完毕的琴码毛坯:切割后的小提琴琴码毛坯
下面的加工就比较重要了,先把上面弧度打圆,注意正反面,G弦一侧高于E弦一侧,打磨过程中不断上琴试试,看看按弦手感是否合适,找到最合适的高度以后,开始下一步。打磨琴码第二步,调整厚度切割以后的琴码,取的是毛坯的下部,厚度肯定比较厚,这不利于琴弦振动的传递,如果琴码不能充分振动起来,也反过来影响琴弦的振动,不仅声音难听,而且拉弦很费力,所以必须打薄。这里要注意,只能打磨朝向指板的一面,从下往上逐渐均匀减薄,朝向拉弦板的那一面,不要动,要保证那面与提琴面板的垂直角度,防止被琴弦长期拉弯。打磨到上面圆弧的宽度1到2毫米就行了,见过某名家的提琴琴码,上面真的很薄!如下图,朝向指板的一面是倾斜的,只能打磨这一面,直到厚度满足要求。可以上琴试一下,看运弓擦弦是否轻松省力,但这时还不用太过分,因为下面还有进一步修整,也会改变琴码的震动性。注意,琴码越薄,震动越充分,而琴身共鸣会产生更多的低音,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调整音色,在后面修码时扩孔过度,声音过于尖锐的时候,可以尝试打薄琴码补偿回来。注意,小提琴骑马的方向性
打磨琴码第三步,扩孔,调整音色。如下图,那几个圆孔决定着琴码的振动,也决定了这个琴码带来的音色,一般来说,圆孔越大,音色越亮,但过度了会导致声音轻薄,发飘,尖锐,所以一定要小心,边打磨边上琴测试。如下图,是打磨好的小提琴琴码,那几个圆孔,分别决定了四条弦的声音明亮度,比如想让E弦明亮一些,那就把E弦下面的圆孔扩大一些,以此类推,通过几个圆孔的不同大小和相互配合,仔细调整每根弦的音色,直到满意为止,比如A弦发闷,那就把它下面的圆孔稍扩大一些。同时还要注意,孔与孔之间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琴码必要的强度。打磨好的小提琴琴码
如果扩孔过度,声音过亮,甚至尖锐,可以适当打薄琴码厚度来补偿。最后的修整,就是把琴码下面那几个弧度扩大一些,增强振动传递,最好能把码脚也打上弧度,保证跟面板更好的贴合,这些网上都有,就不重复了。至于是否在琴码上刻出琴弦的槽,个人觉得没必要,这样便于在装琴的时候随意调整四条弦的位置,让琴弦自己压出印痕,等位置固定以后,想刻痕的可以适当刻下一个浅槽,不要太深,以免影响琴弦震动产生噪音。注意四条琴弦的间距,可以按自己的演奏习惯调整,比如手指比较大的,间距就可以宽一些,方便在各种留指的时候,不蹭其它的弦,手指比较小的,间距可以窄一些,按弦换弦也轻松。四条琴弦的大致位置,基本上对应着下面四个圆孔的高点,具体可以细致调整,以自己舒服和音色比较好为准。如果觉得琴弦太高,还想降低一些,又不想费劲打磨,可只在琴弦的位置上,往下打一个凹痕,上端修成波浪形,又省工还好看。关于琴码上,琴弦位置高低的确定,如下图,D弦位置高于G弦和A弦的连线,以免弓毛蹭弦,同样,A弦位置高于D和E弦的连线,具体高多少,网上好像有参数,但最好按照自己的习惯,高太多,换弦麻烦,太低,又容易蹭其它弦。相关视频:
https://m.toutiao.com/is/dMLMUtK/?=自己修的小提琴琴码,能改变音色和按弦高度,拉琴更好听更舒服 - 今日
https://m.toutiao.com/is/dMBrypQ/?=试试自己打磨小提琴的琴码,让按弦更舒适,至于音色效果,你猜? -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