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学习吉他的同学们,慢慢都会接触到变调夹这个小工具,它虽构造简单,却在能在初学阶段给予我们很大的一个助力。
那变调夹到底有什么用呢?
变调夹的主要功用在于能够轻松改变歌曲的调式,为演奏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有了变调夹,我们无需学习更多的和弦指法,即使只掌握了C调的和弦,也能轻松弹唱其他调的歌曲,仅需简单地运用变调夹,就能将歌曲调到适合自身音域的调式。
以《蓝莲花》这首歌曲为例,其原调是bE调,很多同学看到这个调就懵了,这个我没学过了,就只C调的C、Am、F、G、Dm、Em这六个和弦,但是我又特别喜欢这首歌,怎么办?
这里你可以把变调夹夹到3品上,和弦还是弹你已会的C调和弦,但实际出来的音高却是原调bE调的,这就能变通了,可以为原曲伴奏了。
有些同学又问了,但是为什么是夹3品呢?因为以吉他空弦为C调的话,那么1品就是#C调、2品就是D调、3品就是#D调(其实就是bE,#D=bE)......根据音程关系,以此类推,可以推导出其他的调,明白了吧?前提是你要先学会音程关系哦。
如果是自己唱不了那么高,我们可以测出自己的最高音到哪里,然后把原曲上最高那个音定为我们能唱的那个音高,再推导出相应的调即可。是不是有些绕,我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最高音能唱到f,但是是原曲最高那个音是g(假设对应的是高音4,也就是D调),那么这时你可以把f=高音4,倒推出自己合适的调。
怎么倒推啊?你想下f=4,那么e是不是等于3,d=2,c=1?找到了1对应的音名C,这个就是你实际要唱的调了,也就是说你唱C调,就刚好适合你了,明白了吧?如果其他歌曲,你1=A,那就是A调;1=F,那就是F调,学会了吧?
变调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圈定自己想要某些音色效果。每个调的和弦是具有不同的色彩的,比如C和弦,无论你是夹几品去弹,除了音高不同,但弹出来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弹多了就会觉得很枯燥,没特色,因为什么歌曲你都是用C调的指法弹出来的,听到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比如,一首D调的歌曲,你直接用D调的和弦指法弹奏是一种听感;你用变调夹夹2品,用C调的和弦弹奏又是另一种听感;虽然两种弹法都是对应的D调,但是感觉就是不同。
所以变调夹这时就可以起到圈定音色的作用,怎么运用?
比如,你特别喜欢E调和弦的那种特色与感觉,而且也学会了E调的6个重要和弦;现在你在学习bA调的《童年》,想用E调和弦去弹奏,这时你利用变调夹夹4品,用E调和弦弹奏即可出来你喜欢的感觉。能听懂吗?就是你特色中意某个调的和弦,那么就可以把其他调的和弦全部改为你喜欢的这个调和弦去弹奏即可。
当然,变调夹还有其他的一些作用,在这里我就不再列举了,我们初学者记住最重要的这两个就OK了。
各位初学者朋友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