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越英雄徐良春晚辉煌瞬间,却陷舞厅杀人谣言,家庭悲剧令人唏嘘

徐良是中国的一位著名歌手,1987年他确实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一首歌曲。关于他因舞厅杀人谣言而妻离子散的说法,这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是不完全准确的信息。
在娱乐圈中,由于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和媒体的放大效应,一些关于艺人的谣言和传闻可能会迅速传播开来,有时这些传闻可能与事实不符。如果徐良确实因为这样的谣言而遭受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困难,那是非常不幸的。
然而,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可靠的新闻报道或官方声明,以了解徐良的真实情况。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对个人隐私的尊重,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相关阅读延伸:抗越英雄徐良,1987年登春晚舞台,却因舞厅杀人谣言妻离子散

1985年10月,徐良还是个弹钢琴的大学生,却在云南老山前线的炮火中填表参军,三年后,他拄着拐杖登上1987年春晚舞台,唱响《血染的风采》,成为全国瞩目的抗越英雄。

那一刻,北京街头的出租车为他闯红灯,机场航班为他掉头,他收到五万封来信,风光无限。

然而,命运的阴影悄然逼近。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英雄跌入人生谷底,又是什么让他选择沉默隐匿至今?

从琴键到战场

1985年10月,徐良还是西安音乐学院大四的学生,一个从北京来的年轻人,手上功夫都在钢琴琴键上,弹得一手好曲子。

那时候,他跟着学校的慰问团去了云南老山前线,出发时压根没想过会跟战场扯上什么深关系,任务就是演几场戏,给前线的战士们鼓鼓劲儿。

结果刚到那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阵地上的炮火响得震天,轰隆隆的爆炸声夹着硝烟味儿扑面而来,空气里全是紧张和危险。

他站在那儿,看着战士们忙着准备出征,个个脸上都带着豁出去的劲头。

最让他忘不了的是,那些战士在出发前,把一张张血书贴在墙上,纸上用鲜红的血写着誓词,一个个字歪歪扭扭,但那份决心透过纸面直往外冒。

他没多犹豫,演出刚一结束,就找了个桌子,拿过一张报名表,刷刷几笔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张表是参军用的,纸薄得一捏就皱,可他填得特别认真,字迹工整得跟平时抄乐谱似的。

报名之后,徐良没再回学校,直接留在了部队。

接下来的日子,他从一个端着乐谱的学生,变成了整天跟枪炮打交道的兵。

新兵训练开始了,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背上装备跑步,拉练的路全是山道,坑坑洼洼的,脚底下稍不留神就得崴一下。

刚开始他跑不了几步就喘得不行,手上以前弹琴留下的茧子还没褪,肩膀却被背包勒出一道道红印子。

教官喊着口令,嗓子都喊哑了,徐良咬着牙跟在队伍里,一步步挪。

三个月下来,训练强度越来越大,他得全副武装,背着枪、挎着弹药袋,还要扛上几十斤重的行囊。

以前那双拿惯了乐谱的手,现在攥着步枪,满是划痕和老茧,连指甲缝里都塞满了泥。

月光下的生死瞬间

1986年5月2日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徐良跟着小队出发,夜里风凉飕飕的,吹得脸上有点刺。

他背着步枪,腰上挂着弹药袋,脚下的军靴踩在泥路上,咯吱咯吱地响。

借着天上那点微弱的月光,徐良眯着眼往前看,突然瞅见前面影影绰绰的,有人影在动。

他仔细一瞧,越军正偷偷往上方的哨位摸过去,动作轻得跟猫似的,黑乎乎的身影在月光下晃来晃去。

徐良赶紧猫下腰,躲到旁边一个土坎后面,手里的步枪已经端了起来。

他凭着那点光开了三枪,枪声在山沟里回荡,砰砰砰地特别脆。

第一枪打出去,对面一个越军应声倒下,扑通一声砸在地上。

第二枪、第三枪紧跟着响,另一个越军晃了两下,捂着胳膊摔倒,剩下的几个影子一下子散开了。他喘了口气,枪口还冒着点烟,空气里满是火药味儿。

等了一会儿,四周静下来,他才从土坎后面探出身,想看看情况。

就在他刚站起来的那一刻,地上那个受伤的越军猛地抬起枪口,火光一闪,一颗子弹嗖地飞过来,正好打穿了他的左大腿。

血一下子喷了出来,顺着裤腿往下淌,染得泥土都黑乎乎一片。

战友们听到枪声,赶紧跑过来,几个人七手八脚把他架起来。

徐良的腿已经抬不下了,软塌塌地挂在那儿,血流得止不住,裤子湿了一大片。

小队里有人扯下急救包,想给他包扎,可血还是从布条缝里往外渗。

封锁线那边枪声还没停,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战友们轮流背着他往外冲。

第一个背他的战士跑了几步,脚底一滑差点摔倒,赶紧换了另一个接着背。

山路不好走,石头绊得人东倒西歪,背上的人晃来晃去,血顺着他们的衣服滴到地上,拉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到了安全的地方,担架抬上来,徐良被放上去时,脸色已经白得跟纸似的,失血太多,整个人都蔫了。

送医的路上,担架颠得吱吱响,医护兵忙着给他输液,针管插进胳膊,血袋挂在担架边摇摇晃晃。

到医院时,他失血已经超过26000毫升,衣服全被血泡透了,黏在身上撕都撕不下来。

手术室里灯光亮得刺眼,医生们忙得满头是汗,一次次把他推进去。

手术做了9次,刀口在腿上划了一道又一道,血水顺着手术台往下淌,地板上全是红的。

每次缝合完没多久,又得重新开刀,麻药用了一轮又一轮。

最终,他的命是保住了,可左腿从大腿根那儿没了,截得干干净净。

23岁的徐良,就这么成了全军唯一一个拿过音乐学院文凭的一级战斗英雄。

《血染的风采》的荣光

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徐良的名字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

那天晚上,电视机前挤满了人,屏幕上灯光亮得晃眼,舞台上锣鼓喧天。

晚会进行到一半,李双江走了出来,手里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徐良。

他穿着军装,左腿裤管空荡荡地垂着,靠着拐杖支撑着身子。

轮椅吱吱地滚过舞台,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李双江推得稳稳当当,把他送到舞台正中央。灯光打下来,照得他军装上的勋章闪闪发亮。

接着,《血染的风采》的旋律从音响里飘出来,钢琴声慢慢响起,伴着低沉的弦乐,歌声还没起,场下已经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

晚会一结束,北京街头就热闹开了锅。

那天晚上,徐良得赶火车去外地参加活动,出租车司机接了他一单,车刚开出去没多远,司机就一脚油门踩到底,红灯一个接一个闯过去,车喇叭按得震天响。

路边的行人愣愣地看着,车子飞快地穿过街巷,轮胎摩擦地面吱吱作响。

交警骑着摩托追上来,拦下车时,手里已经掏出了罚单。

可等他凑近一看,认出车里坐的是徐良,罚单捏在手里没递出去,反倒掏出个小本子,递过去让他签了个名。

那一年,徐良的名字跟信封上的邮戳一样,铺天盖地地送到他手里。

信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足足五万多封,信封厚厚薄薄堆了一桌子,有的手写得歪歪扭扭,有的还夹着照片和剪报。

邮递员每天扛着麻袋来敲门,袋子口一打开,信就哗啦啦倒出来,桌子上堆不下了就往地上放,连屋里的地板都铺满了。

他还去了人民大会堂,作了四次报告。

每次上台,拐杖杵在地上咚咚响,台下坐满了人,礼堂里回声嗡嗡的,报告讲完掌声响得像要掀了屋顶。

讲台上放着个话筒,旁边摆了杯水,水面被震得一圈圈荡开。

他讲的全是战场上的事,台下的人拿着本子记,纸笔沙沙地响。后来,他还出了本书,叫《血染的风采:一等功臣徐良的人生启示录》。

舆论的风暴

1987年12月,徐良的日子突然变了天。

那会儿他还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刚上过春晚没多久,全国人民都记着他拄着拐杖唱《血染的风采》的模样。

可就在这当口,上海《文化艺术报》扔出了一篇报道,标题叫《索价三千元带来的震荡》。

文章里没直接点名,可字里行间都指向一个战斗英雄,说这人在演出前临时狮子大开口,多要了三千块钱。

那年月,三千块不是小数目,普通工人得攒好几年才够。

报纸一出,街头巷尾就炸开了锅,很多人开始嚼舌头,说这英雄咋这么贪财,跟战场上的形象完全不搭。

徐良听到风声,坐不住了,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的工资条。

那几张薄薄的纸上,清清楚楚写着他每月的收入,哪有加价的影子。

他拿着这些证据上了法庭,跟报社对簿公堂。

官司打下来,他胜了,法院判了报社登报道歉,可那“贪财英雄”的标签就像粘在身上的胶水,怎么撕都撕不掉。

街坊邻居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连带着他收到的信也少了,有人还专门寄来骂他的话,信封上字写得歪七扭八,邮戳盖得乱七八糟。

十年后的1997年7月,更大的麻烦找上了门。

那天晚上,徐良在北京一家歌舞厅跟几个朋友聚着。

歌舞厅里人多嘴杂,灯红酒绿的,地上还散着几张皱巴巴的票子。

朋友里有个火气大的,跟另一桌的人起了争执,推搡了几下后,动静闹大了。

那桌有个家伙被撞倒,头磕在桌角上,当场就没了气。

警察来的时候,徐良正窝在包厢角落,手里攥着电话,跟部队那边联系,想找人来平事。

歌舞厅的监控录像清清楚楚,他从头到尾没掺和打架,就打了那几通电话。

可这事还是把他卷了进去,部队把他带走,关了一年后才放出来。

审查期间,外头谣言满天飞,说什么“战斗英雄杀人啦”,传得有鼻子有眼,连小报都上了。

消息传到他家,他老婆扛不住压力,收拾了东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留下一张纸条,字迹潦草得几乎看不清。

等他一年后出来,家里已经空了,桌上落了层灰,孩子的小鞋子还扔在门口。

他想解释,可没人听,谣言早就把他的名声砸得稀烂,过去的光环全成了笑话。

隐居南城的岁月

如今,徐良窝在北京南城,日子过得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有一阵子,他试着做生意,开了家夜总会,门口挂着霓虹灯招牌,里头放着老歌,来的多是些老顾客。

后来又搞了个钼矿,带着几个人跑去山里挖矿,风吹日晒的,矿车轱辘吱吱响,尘土飞得满天都是。

可这些买卖都没让他再站起来,夜总会关了,钼矿也没赚到啥钱,他就这么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他常跟几个老朋友碰头,喝点小酒,聊起当年的事。

他提过那次老山前线的战斗,说子弹打穿腿的时候,他喊的是“要腿不要命”,嗓子都喊哑了,结果活下来后才发现,活着比死了还费劲。

街上有时候会有人认出他来,盯着他那条空荡荡的左腿看。

那腿截得干干净净,走路得靠拐杖撑着,裤管晃来晃去的。

碰上这种时候,他也不多说,就摆摆手,声音低低地说:“认错人了,这是车祸撞的。”

说完就拄着拐杖走开,拐杖杵在地上咚咚响,背影慢慢缩成一个小点。

参考资料:陈磊.徐良——英雄桂冠太沉重.共产党员(下半月),2007(3):20-20

发布于 2025-05-20 08:17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白眉大侠徐良失踪之谜,传奇英雄的隐世踪影 下一篇:二胡6~3弦音准调整攻略,轻松掌握调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