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耳机,不仅仅是听歌利器,日常音乐享受的全新选择?

监听耳机,通常指的是专为录音、混音和音频制作工作设计的耳机,与普通消费级耳机相比,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 "低失真":监听耳机通常具有较低的失真率,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声音重现,这对于音频制作过程中的声音编辑和混音非常重要。
2. "中频突出":许多监听耳机在中频区域进行了优化,使得人声和乐器声音更加清晰,便于在混音时进行精确调整。
3. "平衡的频率响应":监听耳机通常提供平衡的频率响应,避免了某些频率的增强或削弱,使声音听起来更加自然。
4. "封闭式设计":许多监听耳机采用封闭式设计,能够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使得听到的声音更加纯净。
至于是否需要使用监听耳机来听歌,这取决于以下因素:
- "用途":如果你是音乐制作人、音频工程师或者需要进行专业音乐编辑,那么监听耳机是必须的,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声音判断。
- "个人喜好":如果你只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喜欢在舒适的环境中听音乐,那么普通耳机就足够了。
- "环境":如果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可能需要使用封闭式设计的高质量耳机来减少外界干扰。
总之,虽然监听耳机并非日常生活中听歌的必需品,但在特定的工作或环境需求下,它们提供了更好的声音体验和精确度

相关阅读延伸:监听耳机有什么用,正常听歌需要用或者说能用来听歌吗?

可以这么说,监听耳机和HiFi耳机是“存在一定交集”的两类产品

类别不同,主要体现在设计思路的不同:

①监听耳机,定位生产力工具。大体的设计思路是针对影视、音频、舞台等领域的专业从业人员,根据不同用途,有不同细分设计:比如广播监听、扩声监听、特种监听、返听、缩混等等。每种监听耳机会根据不同细分人群做不同的调校:包括调音、单元设计、腔体外壳构造...因此监听耳机本质上是为专业人士所服务的工具型产品


定位广播监听的拜亚动力单边监听DT252

②HiFi耳机,定位入门消费级与中高端玩家向数码产品,也就是定位正常听歌的产品。主要针对音乐爱好者、耳机发烧友、数码极客等。HiFi一词本意是指“高保真”,但由于入门门槛较低,消费者对其标准的认知模糊,不少耳机生产厂家都开始鱼目混珠,做出不少完全偏离“高保真”的伪HiFi耳机。真正的HiFi耳机,应当追求音响性/HiFi性与音乐性的平衡,且以确保HiFi性为大前提,这类严格意义上的HiFi耳机价格也偏高,普遍在千元以上,本质上是为非专业人士所设计的享受型产品

所谓Hi-Res“小金标”认证的HiFi耳机,其实声音很不HiFi



存在一定交集,是指部分监听耳机≈HiFi耳机

这里的监听耳机主要是指录音室监听即返听和缩混监听。尤其是缩混监听,因为本身对原录制音轨的还原要求较高,同时对细节和声场的揭示力要求也比其他种类的监听耳机更高,故可以把它们作为严格意义上的HiFi耳机使用,正常听歌甚至比很多HiFi耳机都要更HiFi。


10年前玩过一幅缩混监听:拜亚动力DT880Pro

返听耳机在调音上没有缩混监听那么HiFi,不过有不少舞台监听也会因为其特殊的调音被发烧友青睐,算是一种“畸形”玩法——典型如舒尔和威士顿这两大关系紧密的美系动铁厂,贴耳的人声、“有毒”的听感、动铁带来的高密度细节以及单元先天的优越感,让很多耳机发烧友拿来听歌用。从E5C到SE846,舒尔主打的奶油味人声其实是种明显的失真;威士顿UM2、UM3X这种标志性的大叔声亦是如此。MMCX接口的耳机线也是为了舞台返听如果出现意外不会损坏单元仅仅是线材脱落而已,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舞台返听产品,更重要的是品质的可靠性、优秀的隔音性,确保表演者能听清伴奏,现场表演不出错,这比好听重要的多。

乌蝇哥同款,经典舞台返听舒尔E5C

相对的,还有很多监听耳机并不适合作聆听欣赏用。比如广播监听往往会突出人声清晰度而削掉可能影响人声的低频杂讯,造成听感发干;DJ监听的低频普遍偏多,耳压过大,造成听感轰头、佩戴舒适度差


重量超400g的高端DJ监听飞利浦A5Pro

上面提到,有不少录音室监听可以作为HiFi耳机用,反过来讲,也有不少HiFi耳机适合当监听耳机用,尤其是中高端HiFi耳机,价位越高的耳机,理论上音响性/HiFi性也更好,完全可以满足专业监听需求。比如音染/失真相对较少的森海塞尔经典HiFi头戴HD600,就是很多专业录音棚的选择。

一堆监听耳机之中混入一只HD600

值得注意的是,中高端监听耳机的音乐性未必比入门级监听更好。比如舒尔的旗舰监听SRH1840,它的频响非常的平直,但音乐性一般,听感过于寡淡;铁三角的封闭式旗舰监听M70x则在高中低三段都有特殊调校,音乐性差,听感十分诡异,音乐人秦健也给出不推荐M70x听歌的评价。

相比2、3千的高端监听,千元级的森海塞尔HD25、索尼CD900st、铁三角M50x反而听感更舒服、更有味,在满足HiFi级别的音响性前提下,做到了一定的音乐性。本人入手目前的主力头戴R70x也是基于这一理由——在音响性和音乐性之间达到了不错的平衡。作为和M70x一同推出的双旗舰,R70x定位Reference参考级监听,总体声音染色很少,和传统铁三角相比属于很罕见的HiFi调音,有“铁三角的HD600”之称。其听感不会像大部分监听那样发干、发刺,润度和同级别HiFi耳机比也不落下风。除了HiFi调音之外,R70x的全开放式设计也是自家监听产品线的独一份,由此在高频通透性和声场还原性上具有先天优势,音色比起封闭式的M70x更自然。

所以我的观点是:

①大部分监听耳机并不适合正常听歌,甚至是恶声,只有少数录音室监听可胜任;

②大部分HiFi耳机是伪HiFi耳机,和高保真没半毛钱关系,要享受真HiFi,只能加钱;

③选择正常听歌的耳机,关键在于权衡音响性、音乐性、价格三者之间的平衡,如果是纯小白,个人最为建议的价位是1000档入门、2000档进阶/退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亲耳对比试听。

发布于 2025-05-13 22:14
收藏
1
上一篇:10岁神童YOYO,叹为观止电吉他速度与技巧,演绎极端新古典魅力! 下一篇:大连的朋友看过来!9月12日“虹·现场”吉他演奏家纪斌激情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