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宽勇毅然关掉了生意红火的餐馆。“太忙了,实在根本没时间打理。”身兼餐馆负责人与网络主播双重身份的沈宽勇说。
过去10多年,他开设的饭庄凭借肥肠鸡、炝锅鱼、青椒鸡等“昌红四道菜”,在安顺市普定县人气经久不衰,吸引了众多食客,甚至邻县食客也慕名而来。
起初,他开设短视频账号仅仅只是想为餐馆引流,增加些客源。谁能料到,在网络上分享做菜的过程,竟如同开启了流量密码,迅速吸引了超过200万粉丝关注。这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经营餐馆所得。
沈宽勇的成功吸引了众多人纷纷加入,不少人慕名前来学习,并加入了他的团队。如今,该团队主播数量已超40人,全网粉丝量更是一路飙升,超过600万人。在事业重心的转移下,沈宽勇实在分身乏术,只得将餐馆关门歇业。
蔡月芳便是这个蓬勃发展团队中的一员。曾经,她只是一名围着家庭琐事打转、没有收入的宝妈。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她加入团队,从此开启了直播学习之路。现在的她已今非昔比,拥有3个账号,其中粉丝量最多的账号粉丝超过100万人。
在她直播时,最高观看人数一度超过9万人。谈及收入,她虽未透露具体数字,但表示现在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刚开始很艰难。”蔡月芳回忆道,“起初,我只能从最基础的打下手做起,一点点熟悉整个直播流程,还要把师父的视频录下来,利用空闲时间反复研究琢磨,每天都忙到只能睡几个小时。不过,付出总有回报,我第一场直播时,直播间的热度就超乎想象地火了起来,从那以后,人气更是一路高涨,越来越旺。”
另一名团队成员刘涛,也正沿着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稳步前行。今年26岁的他,本身就有做菜的功底,转型成为一名主播后,他每天凌晨4时准时开播,一天下来总共要进行4场直播。如今,他的单个账号粉丝已超过20万人,在直播高峰期,同时在线人数高达4万人。
当下,直播电商已然成为互联网行业中最炙手可热的“掘金宝地”。即便在体量有限的小县城,电商经济也为无数人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途径。
记者走访发现,在安顺市普定县,像沈宽勇这样的直播团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他们的身影,有的活跃在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有的则出租屋内,凭借一部手机、一个镜头,开启逐梦之旅……
普定县抓住了电商经济机遇。
2024年,普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进一步盘活客运站国有资产,携手多家全省电子商务直播示范团队,共同精心打造普定县电商直播示范基地。该基地总投资约130万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部设有20余个独立直播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十分完善,为直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加入到直播团队当中。随着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团队规模越做越大,业务能力也越来越强。目前,经粗略统计,该基地直播团队的粉丝总量已超过1000万人。
“我们县城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坐拥多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还有众多物美价廉的农特产品。”普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商务综合股工作员李冰介绍,“借助直播基地这1000万粉丝的强大影响力,依托工业园区电商示范企业的畅销产品,像萨伽吉他、春归刺梨、夜郎蜂蜜、苗干妈山药面,以及本地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如白旗韭黄、马场水磨面、化处荞皮、朵贝贡茶等,通过电商直播基地这个优质平台,让全县的工业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成功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
多名主播由衷表示,正是因为直播基地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网络、电源,营造了优秀舒适的直播环境,全方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使得他们在直播带货时没有任何顾虑,销量得以大幅上涨。
2024年,普定县电商直播基地销售额一路攀升,已逼近5000万大关,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1月,这份蓬勃的发展态势更是得到延续,单月直播销售营业额一举突破800万元,实现开门红,充分展现出电商直播在普定县的无限潜力。
下一步,普定县电商直播基地将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拓宽直播领域,从产品展示形式、受众拓展方向等多维度发力。通过打造更具特色的直播内容,全方位提升普定农特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让普定优质农特产品畅销全国,助力黔货出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媛媛
编辑 胡彪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