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弹吉他右手技巧,你真的了解过吗?(实用干货分享)

当然,弹吉他时的右手技巧是吉他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关于右手技巧的实用干货:
### 基础技巧
1. "拨弦(Picking)": - "指拨":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拨弦。 - "指拨顺序":通常遵循“1234”或“123”的顺序,即从食指开始,然后中指、无名指,有时小指。
2. "拨弦方向": - "向下拨弦(Downstroke)":手指向下拨动琴弦。 - "向上拨弦(Upstroke)":手指向上拨动琴弦。
3. "拨弦位置": - "指根拨弦":使用手指根部拨弦,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音量和音色。 - "指尖拨弦":使用手指尖拨弦,可以获得更清脆的音色。
### 高级技巧
1. "指拨组合": - "双音拨弦":同时拨动两个或多个弦。 - "指拨跳跃":在不同弦上跳跃拨弦。
2. "拨弦速度": - 通过练习,提高拨弦速度,可以使演奏更具活力。
3. "拨弦力度": - 控制拨弦力度,可以获得不同的音量和音色。
4. "拨弦节奏

相关阅读延伸:你真的了解过弹吉他时的右手吗?(实用干货)

本人在不断学习中发现,弹琴初期左手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慢慢往后右手变的越来越难,对音色的要求也不断变高,在演奏中的制约了速度、音色、节奏的表现,练习较为困难,没有统一的右手教材,而且大部分吉他教程上对右手方面没有太多的讲解,只对基础拨弦进行简单的说明,所以以此选题进行讲解。主要在古典吉他右手中常用技巧进行明确说明,在每个阶段都有方法有规划的练习,从一开始就进行严格的练习,为以后打下基础。在演奏曲子中,使音色更加好听多变,呈现一个精细专业的表演。

清语轻创

1. 古典吉他简介

有关吉他的起源有着很多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埃及。但普遍认为吉他是由十六世纪的琉特琴和比维拉琴逐渐演变而来的。十八世纪前吉他有很多种定弦方式,之后逐渐发展到现在所熟悉的六根琴弦。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是吉他发展时上的黄金时代,在期间不仅对吉他外形、内部结构、琴弦材料进行了改进,还从吉他制作、演奏技巧、曲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革新。

2. 右手基础练习

在刚开始接触吉他的时候,就像厨师一开始练习刀工一样,需要熟悉每一根弦,慢慢把弹琴当作一个习惯,放松自然的去弹琴,吉他生涯中基础练习是一直不能断的,不可以去放弃,需要不断的提高。在水平的上升中,对音色的要求也会不同,这个就需要对应的右手基础拨弦的更精细,更专业的演奏。从入门曲子与技巧练习进行学习,可以选择《最易学的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1》进行练习。按《古典吉他考级曲集》这本书来分,弹到4级时,初级基础练习算是有所小成,可以开始进行进一步的右手练习,同时对音色的要求要有进一步的提高,从《小步舞曲》《爱的罗曼斯》进行练习,其中的基础练习要保持练习,不可间断。在《最后的颤音》《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等曲目中体现了右手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2.1 拨弦

拨弦作为吉他发音的最基本的方法没有看起来的简单,拨弦的指头分为大拇指(p指)食指(i指)中指(m指)无名指(a指),小拇指自然放松在a指旁,琴放在左腿上,右手手臂轻轻放在琴上方侧板上面,手腕和手掌自然放松,拨弦的准备动作需要提前做好。拨弦分为五个步骤“触、压、绷、放、松”,首先手指轻触琴弦,垂直向下压弦,向手掌内侧发力使琴弦处于紧绷状态,放开琴弦使琴弦从指尖自然滑出,手指放松回到最自然的位置,这样发出的声音饱满圆润,声音的大小会得到很好的控制;p指的拨弦与其他指头处于相反状态,在绷弦时向手掌外侧发力。

清语轻创

在拨弦中手指要处于交替,不可单指进行两次拨弦,大拇指不需要交替,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非常重要,在拨弦中要稳定、准确、自然、放松。当所有的基础动作练好,已经养成良好的右手拨弦习惯时,将拨弦步骤进行简化:触弦、绷线、放弦。同时会对每个步骤的要求更高。

(1)触弦前的手指在空中移动,触弦后正式进入拨弦动作。这也是说一开始用力要比较的轻柔,缓慢的移动,接触琴弦稳定了再准备发力绷弦,这样就不会让上一个音在发声时手指触弦所带来的杂音。尤其是在弹奏旋律很慢的歌曲时这样的两次发力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提前发力会有触碰到弦的杂音,还会影响第二次指头的发力。前后用同样力度拨弦是大部分人拨弦中一个问题,还有发力部位是用手指大关节来发力的(也是手指第三关节)。】

(2)绷弦阶段是,绷弦只是一个瞬间发力的过程,时间会非常的短,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很多人不了解这方面,认为弹响就可以了。在奏法上有靠弦和不靠弦两种,简单来说就是拨完一根弦是否靠到下一根弦上,两种奏法有着很大的不同。靠弦会让初学者更容易找到发力的位置和方向,在演奏强音时避免用力过大碰响下一根弦;靠弦音色较为深厚饱满,多用于演奏强音或低音旋律等。不靠弦的目的是音色比较轻快透亮,可以和靠弦音色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手指运动幅度变小,提高了拨弦的速度。靠弦和不靠弦奏法也有共同点的,可以通过转换指甲拨弦角度,手指拨弦位置等起到改变音色的作用;靠弦也可以弹出弱音和轻快的音符,不靠弦也能弹出很有力的声音,这一切都是需要正确的长期练习做到的。

(3)放弦的动作和弓箭手拉弓放箭一样,都是必须的动作,放弦的速度、爆发力很直接的影响到了吉他的音量和音色,同时技巧也是很重要的,放弦的动作要干脆果断,放弦的一瞬间,5手指的运动方向要和弦垂直,避免指甲摩擦琴弦时发出的杂音。

清语轻创

(1)三种基本技术类型的第一个练习步骤。三种基本技术类型肯定是分开来一种一种的练习,要掌握这三种基本技术类型,每个类型开始的第一个练习怎么做?简单点说,不要结合曲目,只练习动作,在空弦上练习。不管是在空弦上做哪种基本技术类型的动作,每次都只拨一次,然后就放松,如此循环下去。这样做,才能把方法掌握得更精确、更有效率。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的方式上,一定要包含了放松的练习在里面,这既练习了放松,同时也练习了基本的技术动作。如果按要求来做,每种基本的技术类型的第一个练习,一般很短时间就可以达到基本的拨弦动作要求了。

(2)拇指单音的练习。要注意方法上的要求,比如拇指和琴弦的角度要保持在五六十度之间,右手手腕稍微往外转动一下,拇指的指甲和指肚同时接触琴弦,用拇指指根关节发力,然后拨弦方向指向面板。练习的时候,先在第五弦上用很慢的速度连续拨四次。也可以在四、六弦上都重复做这个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已经没有问题了,就把在几根弦上的练习连起来,连起来的顺序是:六弦四次五弦四次四弦四次五弦四次六弦四次,这样就组成了一个20个音的练习了。这个练习完成以后,可以改成拨三次练习:六弦三次五弦三次四弦三次五弦三次六弦三次,还可以按这个顺序改成拨两次练习。这个完成了以后,就可以弹简单的拇指的练习曲。

(3)食指中指无名指单音的练习方法。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手指自然弯曲,用左侧面接触琴弦,吃弦尽量浅一点,用指根关节发力,靠弦和不靠弦的拨弦动作都是指向琴身里面。拨弦之后,手指离开的方向和琴弦垂直。练习的时候,食指中指无名指,每个手指用很慢的速度,在第三弦上弹八次,这是第一个练习。第二个练习是这三个手指两两组合,同样在第三弦上弹,每种组合可以弹16次。通过这两个练习,可以有效地解决放松和拨弦的基本方法。这两个练习方法练习两周左右。先在第三弦上练习,然后逐渐扩展到第二弦第一弦,这样就可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了。

(4)双音的练习方法。双音是指拇指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当中的某一个手指组成的。右手双音的指法有三种组合:拇指和食指、拇指和中指、拇指和无名指。最典型的双音是拇指弹低音的四五六弦当中的一根弦+食指中指无名指中的一个手指弹高音的一二三弦其中的一根。最初练习的时候,低音是弹第四弦、高音是弹第二弦。可先练习拇指和中指,要求是拇指和中指的指尖错开一点,拨弦的方向要指向琴身里面,绑弦要充分,这样才能发出结实饱满的声音,对双音的要求,是结实、整齐、均衡。拇指和食指、无名指的组合也是同样的要求。开始在四弦和二弦上练习,掌握之后,可以练习其他弦的组合。练习的时候,最初的一段时间,尽量每拨一次双音就放松一下。通过这个练习,解决双音的方法。双音的弹奏方法稳定下来后,可以弹最简单的双音练习曲,练习的时候,最好用节拍器。练习一段时间,等双音练习曲稳定下来后,就可以弹简单的乐曲了。这样,双音的演奏方法问题就解决了。

清语轻创

2.2 扫弦

扫弦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大拇指和食指交叉呈“十”状,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拇指与食指不要紧紧的捏在一起,触弦要与弦呈约45°,上下扫弦,不会在曲子中运用很多,一般出现4到8个小节,以打节奏为主;第二种扫弦是用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快速按顺序扫出,单一扫弦听会用很重的弗拉明戈的特色,在乐曲中常用于重音部分,音响效果激昂奔放。第三种只用到一根指头比较特殊。大拇指从一弦到六弦或相反方向移动,通过手腕的转动带动大拇指自然向下或向上,力量均匀使用不至于出现两音之间断开的情况。大拇指不同方向会产生不同是音响效果,大拇指扫弦多运用于半终止或全终止处;同时也会连续运用在每小节强拍中做到推动旋律发展中。

2.3 震音(轮指)

震音是古典吉他中最具代表技巧之一,右手上要求非常高的灵活度,大拇指(p)食指(i)中指(m)无名指(a)循环弹奏四个音,这又称为“轮指”;震音可以是同一个音(不一定是一个音)的快速循环弹奏,震音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四指“轮指”,在教科书和部分吉他爱好者把“轮指”归于技巧部分,都不建议过早的进行练习;当平常心看待,只是弹拨类乐器的演奏手法,就可以提前的进行练习,前提是持琴姿势、左右手指法规范,可以比较流利的弹奏分解和弦。

首先练好分解和弦是“轮指”的基础:大拇指拨6弦或5弦或4弦,无名指拨一弦,中指拨二弦,食指拨三弦,即:P⑥⑤④a①m②i③,这个手法与“轮指”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轮指”是要求a m I 在同一根弦上弹奏。要注意的是右手a m i发力的大小一定要一样,在一根弦上要发出同样大的声音,就像是一个指头弹出来的声音,同时每个音之间的间隔要一样,节奏要稳定,不能忽快忽慢。音响效果有很强的颗粒感,律动性很强,声音清晰、明亮、匀称。

3. 右手指甲

学习吉他的初学者可以暂时不用留指甲,先用手指的指尖弹琴,当有一定基础后可选择留指甲练习。指甲的修整和保养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根据自己手指的条件,拨弦的方法,对音色的追求等等来选择属于自己的指甲长度和形状。在指甲的问题上大体有三种方面,第一方面:指甲的长度和形状。食指、中指、无名指通常留0.5-0.3毫米之间,有指肉比较突出的可以再多留一些,形状多以弧线形为主,触弦的位置弧线较平,更好的让弦从指尖滑出,弦滑出的位置看对音色的追求会有变化:音色饱满圆润,厚重感更强,指甲弧度更趋向于圆形,角度更大,指甲整体看如同一个对勾的形状,让琴弦自然的滑出;音色明亮清脆,更突出颗粒性,指甲前部基本一样,弦滑出的位置更尖,类似于三角形,使弦突然的离开指甲。

第二方面:指甲的保养。每个人指甲的薄厚是不一样的,对指甲要非常的爱惜,指甲劈了对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指甲的硬度上不会用指套、假指甲片、拨片等,建议选择长期涂抹硬甲水,保证在拨弦时指甲不会弯曲;对指甲的打磨也非常重要,有专用磨指甲砂纸打磨,先用400号、800号打磨棱角,再用2000号或2200号和牛皮进行抛光。

第三方面:在卡尔卡西的时代,并不了解指甲拨弦的好处,所有在他的教程中,没有对指甲拨弦的讲解与练习。索尔是用指头弹琴,阿瓜多却是用指甲弹琴,这说明在同一时期,指头派和指甲派是同时存在的。直到泰雷加追求音色的时候,经过几代包括塞戈维亚在内的杰出演奏家的用心研究与探讨,得到了结论是:

最科学的拨弦方式不是指头派,也不是指甲派,而是指甲和指肉指尖同时触弦后再拨弦的现代派,指肉触弦起到止音的作用,然后在用指甲拨弦。如果用我国的方法是指肉先触弦,再滑到指甲上,用指甲拨出,这肯定会有指甲触碰琴弦的杂音,同时也影响力拨弦的速度和发音的灵敏度。为了使指肉、指甲能够同时触弦,手指和琴弦的最舒服角度不是垂直90度,而是在45度-60度之间,手掌的方向也是微微向外的,不与琴板平行。指甲在右手拨弦中对音色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多去实践,用不同指甲形状去尝试,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清语轻创

4. 右手花式技巧练习

在现代古典音乐得到更多人的接触,不断有好的作品和很多对古典乐曲不同的理解出现。在曲子中加入更加多元化的演奏,让节奏更加丰富,层次更多,用吉他表现出更多的乐器,比如:《大霍塔舞曲》《天平座小奏鸣曲》模仿了大鼓、军鼓、大管、单簧管、非洲鼓等。要想在演奏中拥有更多的音色,要尽可能多的掌握花式技巧,多去练习,助于提高吉他演奏中的效果。

4.1 拨奏(闷音)、切音、止音

吉他闷音分为左手闷音和右手闷音,主要介绍右手闷音,通过右手手掌最下方小拇指到手掌根的位置(小鱼际)轻放弦尾,右手正常拨弦,减少琴弦的振动,让音色表现出低沉、沉闷的效果,闷音时音量很小,在弹奏中要用较大的力度拨弦,要注意右手一定不可以用力把弦闷死,发不出声音。

切音是和闷音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声音一发出来马上止住,像刀一样马上把音切断,其实就是用手把振动的的弦止住,不再发音,形成一种对比明显的节奏。右手切音有两种方法,分别为单音切音与和弦切音:单音切音是弹一个音符时把音切掉,发出沉闷的“嘣嘣”声,这样形成的音叫单音切音;和弦切音是弹奏和弦或扫弦时,把所有的音全部切掉,就能听到“嚓嚓”声,经常用于伴奏中。

右手切音分为大体两部分大拇指到手掌根(大鱼际)和小拇指到手掌根(小鱼际)两种切音方法,大鱼际常用于切4、5、6弦低音弦的音,小鱼际常用于切1、2、3弦高音弦的音。要注意的是切音的马上把音切掉是在琴弦已经完全振动的情况下,切音要切的干净利落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时机,多练就很快能掌握。止音也叫做消音,表现出的声音圆滑的、跳跃的,止音和切音不同的是不用马上把音消掉,在拨完弦后用同一个指头或其他指头轻放弦上达到止音的效果,这个是在演奏大曲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法,不让音延续到强拍中或者是下一个小节,让和声效果更加明显,小段落之间更加的清楚。

清语轻创


4.2 击板与打弦

吉他击板用小拇指指尖或大拇指侧面,敲击琴板发出“哒”的声音,模仿的是军鼓击边的声音;还有一种是用手掌的根部敲击面板,发出“咚”的声音,模仿敲击低音鼓的声音。首先说用大拇指侧面击弦,借助手腕轻微的旋转,用大拇指的侧面将弦击向面板,然后用其它的手指对弦进行消音,特别要注意在演奏时,节奏需要鲜明且有力量,节奏的线条也要非常的清楚。小拇指是极少情况下会用到的指头,在击板时,小拇指与其它指头成反向运动,垂直击打音孔之下的面板。击板时,小拇指多会留指甲,这样击板的声音清脆明亮,会更加接近军鼓击边的声音。用手掌的根部演奏时,借助右手刚拨完弦向下压的力量,可稍带一些手指,将弦击往面板处,除了将此弦引向外,还要发出击板的声音,在指板的最末端与音孔交界处可以得到比较大的击板声音。

打弦也叫做“拍弦”,其效果是由琴弦撞击琴品产生的声音,打弦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和弦分解结合起来使用,这样会产生鲜明的对比,短促的音色和长音的对比;二是和弦柱式结合,造成强烈的节奏感。打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大拇指、指肉、指甲、手掌,大多数演奏家都会用大拇指侧面和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甲来演奏。用大拇指侧面和食中无三指并拢的指甲尖,使其保持在一个平面中,向下打弦,手指动作幅度一定要小,手指要直立,可以用拨弦后的惯性来完成,然后手放松抬起继续拨弦,如果用大拇指侧面打低音弦会有一定的疲劳,在部分曲子中会影响到拨弦动作的连贯,要注意手指打弦的位置,整齐的打在弦上,同时注意消音。

打弦时要注意手不要松松垮垮的,要有干净、坚决,有力量,声音短促,要有停顿感,同时节奏要对,时值不能出错;打弦的力量是来自于手腕的转动,手腕的用力方向和琴弦是垂直关系,手腕的发力要在一瞬间完成,灵活的运用手腕是非常重要的。

4.3 右手人工泛音

泛音在吉他上常用于5品、7品、12品的泛音,音程关系是四度、五度、八度,以此比基础音高十五度、十二度、八度,这些又叫做自然泛音。人工泛音的原理是用左手按下吉他上任何一个不为空弦的音,然后找到以这个音的八度音,也就是找到从按弦位置开始整个弦长的二分之一处,用右手食指轻触泛音点,再用中指或无名指拨响该弦(演奏低音弦时也会用大拇指拨弦),在距离泛音点尽量远的位置拨弦,在其他指头拨响的同时食指果断离开琴弦,就发出了比基础音高八度的泛音。演奏人工泛音时左手同时进行揉弦还可美化音色,人工泛音也常被称为八度泛音,因为人工泛音主要是由右手完成,所有也被叫做右手泛音。

清语轻创

5. 自我练习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古典吉他学习中,练习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也不能少了一个好的练习方法。弹琴时的放松和专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让身体放松和平衡,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该参与的肌肉一定不要紧张,这点说的简单,做起来难,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身体放松下来更容易进入到演奏情绪中,耳朵也会变的相对灵敏,从而判断每个音符的好与坏。

5.1 音阶与琶音的重要性

在右手基本练习中,曲子不是放在第一位的,主要练习内容还是音阶和琶音,虽然枯燥无聊,但是对音色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还可以提高专注度。就因为枯燥无聊,长时间的去坚持,再以后演奏中可以能更好的进入演奏状态,“人琴合一”在专注下练琴会提高很快,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弹琴就和用筷子一样的轻松。同时弹琴中的感受会更多,单从每首曲子中看,技巧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对难点的特会也不同,这样可以更好的把难点一点点提取出来,拆散分解成几个不太难的步骤进行练习,从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音阶和琶音练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5.2 针对性练习计划

古典吉他的练习也是需要有一个计划的,从上述可以看到单右手注意的事项就是非常多的,在练习中每天都要抽一定的时间给音阶和琶音做练习,这是提高演奏技巧必须要的一步。练习曲目遇到问题时,不要整曲练习,例如《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可以把前八小节提出来,当练习曲一样进行震音(轮指)练习,这不仅对演奏技巧有帮助还可以更好在后面练习曲目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6.结语

古典吉他右手演奏技巧中手的整体动作,手腕到手指再到指尖的运用过程,通过有效的练习方法进行稳步提高。最为主要的就是把拨弦练好,手指运用和音色问题肯定都已经解决,花式技巧练习掌握好方法进行练习,在演奏中就变的简单了。

发布于 2025-05-10 10:14
收藏
1
上一篇:老人“八停止”箴言,说的太对了,别知道得太晚 下一篇:吉他入门基础教学(4),轻松掌握简单的右手指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