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霏吉他专场音乐会长沙奏响,用一把吉他勾勒古典中国画卷

杨雪霏专场音乐会在中国长沙音乐厅成功上演,这场音乐会以吉他为媒介,以独特的音乐语言素描了古典中国的韵味。杨雪霏作为一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通过她的演奏,展示了吉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融与对话。
以下是这场音乐会的一些亮点:
1. 独特的演奏风格:杨雪霏以她独特的演奏风格,将吉他的音色与古典中国的音乐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2.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音乐会中,杨雪霏演奏了多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曲目,既有古典名曲,也有她自己的原创作品。
3. 东方韵味:杨雪霏的演奏充满了东方韵味,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精彩的互动:在音乐会中,杨雪霏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5. 艺术家的追求:杨雪霏通过这场音乐会,展示了她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吉他的独特见解。
总之,杨雪霏专场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的成功上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也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阅读延伸:杨雪霏专场音乐会长沙音乐厅上演 用一把吉他素描古典中国

(10月6日晚19:30,第九届GCC长沙吉他艺术节杨雪霏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拉开帷幕。)

(作为在国际舞台开创职业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国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对古典吉他的深度与广度有过很多富有实验性的探索。)

星辰在线10月9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唐茜茜 通讯员 冯雨篁)作为在国际舞台开创职业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国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对古典吉他的深度与广度有过很多富有实验性的探索。她致力于中国古曲的现代化改编,使得那些原本为古筝、柳琴、大阮而作的乐曲,能与吉他的音色完美融合,让观众品出一番独特的滋味。10月6日晚19:30,第九届GCC长沙吉他艺术节杨雪霏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拉开帷幕。

音乐会开场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丝路驼铃》与《瑶族舞曲》,选自杨雪霏最新的专辑《中国素描》,她用创新的古典吉他演奏技法,去素描中国古代的人、物、事,承载世界对于中国的想象。音符流淌,连结南方的温婉柔情与西北的大漠驼铃,穿梭在多元的民族文化内里,也打破了乐器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

随后的一首《塞维利亚》,唤醒观众对于西班牙音乐的记忆。热情浪漫的音乐之舞,温暖美好的假期回忆,在杨雪霏的演奏中被尽情释放。而在《阿斯图里亚斯》和《大霍塔舞曲》中,杨雪霏精湛的演奏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为现场的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她致力于中国古曲的现代化改编,使得那些原本为古筝、柳琴、大阮而作的乐曲,能与吉他的音色完美融合,让观众品出一番独特的滋味。)

下半场的一则“插曲”,是杨雪霏重新改编的《梁祝》。经典重现,原曲新声,再次打磨完成的《梁祝》一曲,旋律时而急促如密鼓,时而轻缓如低语,那段传唱于世的爱情故事,就在吉他的浅吟低唱中动情道出。

收录于《中国素描》里的《彩云追月》和《渔舟唱晚》,则铺垫了本场音乐会的宜人情调。为中秋填补一轮玉盘明月,抑或想象泛舟湘江的夕阳晚景,在悠闲自在的旋律中,观众也沉浸在浪漫而空灵的氛围里。

杜甫诗云“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杨雪霏用一段极长的轮指,将画幕拉回千年前的盛唐。改编自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创作的柳琴独奏曲《剑器》中,细碎的音符被紧密连缀在一起,霹雳般的扫弦刻画刀光剑影。休止符后,演奏的到底是吉他、柳琴,还是琵琶?或许都已不再重要。

而后的三首,都或多或少有着弗拉门戈的元素。源自芭蕾舞剧的《磨坊主舞曲》,浓厚阿拉伯风的《詹布拉舞曲》,在吉他旋律中聆听独属于弗拉门戈的自由不羁。有着南美风格的《新的一天》,是杨雪霏今年最常弹奏的乐曲之一。欢快愉悦的旋律,穿透疫情的阴霾,穿透窗外的雨夜,令人期待着太阳升起后的新的一天。

(品味中国古曲的云雾蒸腾,伴以西方名作的欢快洒脱,这场音乐之夜描摹出古典吉他的艺术潜力,也为GCC的多元交融带来无限可能。摄影/蒋丽霞、李早、清风、吴临峰、张晨睿)

音乐会进入尾声,但观众热烈的掌声响彻大厅。两次的“安可”曲,杨雪霏选了热情的伦巴舞曲,以及唯美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经典中穿行,在音乐中聆听。品味中国古曲的云雾蒸腾,伴以西方名作的欢快洒脱,这场音乐之夜描摹出古典吉他的艺术潜力,也为GCC的多元交融带来无限可能。

发布于 2025-05-02 22:15
收藏
1
上一篇:22国选手云端共赴湘地吉他音乐盛宴,42位精英角逐决赛巅峰对决 下一篇:吉他女孩的点醒,喜欢的事,别等醒悟,赶紧行动,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