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准和节奏,是二胡的灵魂。特别是音准,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试想,如果没有音准做保障,拉出来的二胡声音能好听得了吗?
音准问题,是个既抽象而又形象的概念。所谓音准,就是发出的声音应该对应一个合适的振幅和频率,让人听起来美妙动听。相反,不在合适的频率上的音,被视为噪音(声)。
二胡人都知道,由于二胡的结构特点的特殊性,在音准上不太容易掌握。所以,演奏二胡时,控制音准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那么怎样掌握这个难点呢?下面提几点建议,供胡友们参考。
一、注重音高辨别能力的培养
培养音高(准)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普通人对音高(音准)不是特别得敏感,而二胡业余爱好者对音准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但对专业二胡演奏者来说,由于音准是必修课,听音、辨音是基础常识,所以,他们在音准上是非常敏感的。而业余爱好者,由于缺乏规范的听音辨音训练,对音准概念都比较模糊,因而,在演奏中常常掌握不好音准问题。
所谓听音训练,就是要多唱音阶,多听音高,特别是对不同音程的辨别。平时可以借助乐器,如电子琴、笙、笛等反复进行听音训练,逐步形成不同的音高概念,从而在演奏中加以辨别。
二、定弦、按弦听音
二胡定弦最好不要依赖电子调音器,改用吹式或其他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来完成。这样,能加强音准训练,提高辨音能力。若是长期依赖电子调音器的话,再没有一定的音准概念,即使空弦的音高是准确的,但在按指时出现了偏差时,也不能及时辨别出来,当然也就不会随时调整了。
在按指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听每个音准不准,不要只求拉得熟练。也可以在二胡杆上放置电子调音器,对照上面的音高显示,能随时看出每一个按音是否准确。
必要时,可以经常采用电子调器来验证你的辨音能力。比如,先靠听力来定弦,然后再用电子调音器校证,看看有无偏差。
三、两眼不要紧盯着左手
因为音准和按指是相对应的,所以,严格的指距是保证音准的前提。但由于手形控制不好,在按音时往往会发生错位,从而造成音准不佳的问题。为此,很多业余爱好者,生怕指距控制不好,会时时盯着左手。这样,既分散精力,也显得不自然,一定要尽量克服。
克服的办法除了解决手形问题外,主要还是靠耳听。为此,在演奏中,要着重养成“诸音皆辨”的习惯,特别是换把和跳把,必须准确无误,不能两眼紧盯着左手。这样,演奏起来才能更好地投入。
当然,培养和提高听音和辨音能力,也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天生的乐盲,要想真正掌握音准概念,是十分困难的,或者说他们就不适合学拉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