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相同的音符连接起来,这样的一条弧形连线被称为同音连线,又称为延音线。如图1所示。
图1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图中橙色及紫色圆圈标示的都是这样的一种结构,上面的弧形线为同音连线。区别是,橙色标示的是在同一个小节内不同拍子之间的连线;紫色标示的是在不同小节之间的连线,两种同音连线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同音连线与我们在11月6日文章里说过的“连音线”外观上基本上一样,但是功能方面没有联系。
同音连线的机制是这样的:同音连线连接起来的音符只发第一个音符的音,但是时值是各音符时值的和。为了方便阅读,拷贝图1如图2所示。
图2 图1的拷贝
我们以橙色圆圈标示的小节作为例子来做介绍。第一个发音的音符是二分音符 6- ,加上后面不发音的八分音符 6 的时值一共唱2.5拍儿。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对号拍儿:
↘↗↘↗↘
红色箭头是二分音符 6- 的,黑色箭头是后面八分音符 6 的。唱的时候,我们只唱二分音符 6-(八分音符6不再发音),一直唱2.5拍儿,然后迅速唱后面的音符2。唱出来的结果是:
la a a re
其中,la和re分别是音符6和2的唱名,a是la的音节。由此可见,6 - 62的唱法是:先唱音符6的音la;然后是加时线,只唱a的音;再唱6和2的音,其中的6也唱a,2唱re,因为是二八节奏,底下有减时线。
以上说的是同音连线的唱法。从节奏上来看,同音连线把音符2变成了弱起。因此,同音连线结构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音效,这也是同音连线结构的魅力所在。这也说明,同音连线改变了部分节奏,甚至包括强弱关系。所以,同音连线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机制。
同音连线的结构在音乐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虽然不属于节奏的范畴,但是,对乐曲的节奏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同音连线又是一种不好理解,也不好掌握的一种唱法,必须多读谱,多进行练习,才能比较好地掌握。同音连线在唱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试着先把连线去掉,连线两侧单独唱,慢慢体验,待熟练后,逐步再把连线加上。
下面看歌曲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3 图1的拷贝
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4/4拍儿,第二段是2/4拍,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旋律与第一段基本上一样,只是歌词稍有变化。拍号如图中绿色箭头标示,整首歌曲以终止线结束。4/4拍儿的段落比较悠扬婉转;2/4拍儿的段落比较铿锵有力,可以形成强烈的情感和情绪的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段比较多的采用了休止和弱起,这样的内容我们在11月10日的文章中已经进行了深入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本文主要关注同音连线问题,别的方面,包括休止和弱起等,本文暂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