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芳听说深度解读,指尖流转,九万个念头交织成诗

《听说》是马世芳的一本关于音乐与生活的随笔集,其中收录了多篇关于音乐、文化、人物访谈以及生活感悟的文章。在《听说》中,马世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描绘了一个个关于音乐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的点滴。
“指尖上的九万个念头”这句话,可能是书中某篇文章的标题或者是对某个音乐作品的描述。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似乎在强调音乐对于人的影响,以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1. "指尖上的九万个念头":这里的“指尖”可以指代音乐家演奏乐器时的动作,而“九万个念头”则可能是指音乐在人们心中引发的无数情感和思考。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
2. "音乐的力量":这句话也反映了音乐的魅力,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触动人心。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潜能、传递情感的力量。
3. "生活与音乐":在《听说》这本书中,马世芳可能通过这句话表达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陪伴着我们成长,见证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总之,“指尖上的九万个念头”这句话,既体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马世芳对音乐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在《听说》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感受到

相关阅读延伸:马世芳《听说》:指尖上的九万个念头

假如只能选一样乐器,来代表摇滚乐,你会选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都会选电吉他。在舞台上威风八面的吉他手,应该是和拿着麦克风的主唱,一块争取最多粉丝的明星。摇滚和电吉他画上等号,大概可以一直追溯到1950年代。

1950年代,美军驻扎在台湾,他们在台湾开设了美军电台,从早到晚播送美国的流行歌曲。当时很多台湾的年轻人,是通过美军电台的电波,接触到西方的流行音乐。在六十年代后期的時候,台湾的乐坛,出现了很多玩摇滚乐的年轻人。其中有一支台湾的摇滚乐队发行了自己的专辑唱片,他们叫阳光合唱团。

阳光合唱团是在1960年代,台湾特别受欢迎的几大乐队之一,这支乐队的吉他手,叫作吴盛智。当时听过他现场演奏表演的前辈音乐人,没有一个不对他赞叹有加,他在1981年的时候,出版了一张用摇滚跟流行音乐的方式,编曲演唱的客家话的专辑。他结合了传统的元素,跟西方流行跟摇滚的元素,做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遗憾的是在1983年的他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只活了39岁。他留下的这张唱片,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客家创作人,像林生祥,谢宇威,陈永淘,黄连煜,都受到吴盛智很大的影响。

那么另外一位被尊为神级的吉他手,电星合唱团的吉他手翁孝良。也许你听过他的名字,在八十年代末,他签下了一个唱歌很好听的,小个子的男生,并且帮他写了第一首主打歌《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个年轻人叫做张雨生。不过翁孝良进入这个圈子,是以职业吉他手的身份,电星合唱团给很多明星作过伴奏的乐队。在他们伴奏的歌曲里面,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巨星姚苏蓉演唱的《今天不回家》,我们在里面可以听到挺抢眼的电吉他的乐句。

观看完整视频请登录优酷看理想自频道

关于《听说》

《听说》是为台湾广播金钟奖得主、著名电台主持人马世芳量身打造的视频节目,透过一首首经典的流行音乐,讲述台湾的社会面貌、人文气质,以及各时期青年人的生活变迁,带你走遍听遍那些或许不为人知的地方及故事。喜爱音乐的人永远年轻,只要竖起耳朵,听说台湾、听说马世芳,人人都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听说》之前,音乐类节目大都只是快餐式的娱乐消费品,少有结合人文轶事、历史当下、深度解析音乐这门艺术品类的文化节目,在全网大综艺、大娱乐遍地的情况下,沉下心来聆听、回味音乐中的深层故事,褪去浮躁,给观众真正有营养的内容,远比八卦更能滋润观众。

《听说》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节目,更是一个音乐故事节目,第一季较为集中于台湾音乐,第二季的讲述范围将会扩大到全球音乐,然后拉回到华语音乐。

《听说》第二季每周二在优酷播出。

发布于 2025-04-21 13:15
收藏
1
上一篇:一画秒杀爱死机2!揭秘它们线稿神技 下一篇:酷炫!外国少年用1200支铅笔打造史诗级定制吉他,匠心独运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