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记谱法
- 直角坐标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现代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通过“东五南九”、“西九南十”等表述来确定棋子的位置。这种方法有一个原点,即棋心(天元),然后根据东西南北的方向和步数来确定具体位置。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围棋记谱中早有应用,并且早于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直角坐标系概念。
- 四声角法:
这种方法是唐宋之际为了更适用于围棋而发明的。它以“平、上、去、入”四字各管一角,分别对应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四个角。每个角从“一一”到“十十”进行计数,从顶点开始顺时针方向。
例如,“平三六”表示从左下顶点开始向上三向右六的位置,“上三六”则表示从左上顶点开始向右三向下六的位置。
- 数字字母坐标法:
现代的围棋记谱通常采用横坐标字母(a-s,代表从右到左的列)和纵坐标数字(1-19,代表从上到下的行)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借鉴了国际象棋的记谱法,但由于围棋棋盘是19×19,因此在表达上更为复杂。
- 四大景盘式:
这是一种更为风雅的记谱方式,也称“四大景盘字”或“写盘式”。它按棋局入、平、上、去四隅填入春、夏、秋、冬四组词(每组九十字,无一字相同),每字代表棋盘上一个交叉点。打谱时,只要逐字寻捡就能查到每招棋的落子位置。
这种方法不仅记录了棋局的变化,还融入了诗词的元素,使得围棋对弈更具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