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分离无非两种,生离与死别。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
如果是死别,这一句话已然是痛彻心扉!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如果是死别,在痛彻心扉之后,接下来的这一句已然是肝肠寸断!
“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之所以作品表现出的失恋的悲痛,能够凸显得如此出众,正是得益于它合理的结构安排。篇首的假设死别,逐渐过渡到真实的生离,这恰好符合了心理学中能够引起悲感的对应的心理筑建模式。
细观这首歌曲的前一段落中的几近死别的描述,它给我们读者的直观感受是,深爱而不能相守,爱已至绝望境地……此刻,悲情效果已先入为主。
接下来,所有关于生离的描写,皆是因失恋的痛苦而来,却又不完全只是普通的生别离。因为在先已有死别的悲情气氛做铺垫,而后面部分又正好符合了心理学所说的灾难性思维模式。
心理学中所谓的灾难化思维是指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将事情的后果灾难化。这种思维方式会促使人们在信息非常有限或者客观不利的情况下得出最糟糕的结论,假设最坏的结果会发生……比如说歌词的结尾:“秋天的风一阵阵的吹过,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留下这个结局,让我承受……”正是因为采用了灾难化思维模式的路线,恰恰烘托了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结局。从而加剧了整首作品的悲情效果,成就经典——撼人心魄,令人难忘!
最爱你的人是我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
没有说一句话就走
最爱你的人是我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对你付出了这么多
你却没有感动过
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
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
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
亲爱的你 好想再见你一面
喜欢品赏歌词的朋友,可在我主页微和文章类目下用放大镜搜索关键词:“歌词赏析”,就能看到我所有歌词解析作品,它们都带〔歌词赏析〕字样。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