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声之外,探寻另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

在歌声之外看到另一种美好生活,意味着在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能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与意义。以下是一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生活的途径:
1. "自然环境":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聆听鸟鸣虫唱,都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2. "人际交往":与家人、朋友、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相互关心、支持,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 "个人成长":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4. "文化体验":欣赏艺术、阅读书籍、观看电影,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丰富精神世界。
5. "公益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6. "心灵修养":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7. "美食探索":品尝各地美食,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享受舌尖上的美好。
8. "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重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9. "生活小确幸":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那些微小的、令人愉悦的瞬间,如阳光洒在窗台、一杯热茶、一首喜欢的歌曲等。
10. "感恩":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让生活充满正能量。
总之,美好生活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在于心灵的满足和

相关阅读延伸:在歌声之外看到 另一种美好生活

上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声音》,学员素质全面赶超前两集。尤其是最后登场的维吾尔族青年帕尔哈提无疑是最独特的“好声音”,得到无数赞叹。姚晨在微博猛夸:“帕尔哈提是一位音乐家,也像一位诗人。他写的那首歌曲感人至深,歌词如诗歌般朴素美好。他的歌声让人想起自己当初为何歌唱。”导演高群书也唯恐天下不乱地吐槽唯一没有转身的导师齐秦,“心碎……齐秦很羞愧,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歌者,什么叫吟唱。”

这个32岁男人,为什么能唱出这么动听的歌?昨天,钱江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一夜爆红却极端低调的帕尔哈提,他的故事有点像他的歌声,有味道。

“我娶了老婆

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1982年的夏天,帕尔哈提出生在新疆一个普通人的家庭。

他的爸妈都是八一钢铁厂的工人,非常热爱音乐。帕尔哈提6岁的时候,爸爸给哥哥买了一把吉他。后来这把吉他坏了,就落到帕尔哈提的手里,成了他音乐启蒙的第一件乐器。

哥哥比帕尔哈提大6岁。可惜,2002年,哥哥因病去世。

参加《中国好声音》,帕尔哈提不需要任何思考,就知道他要唱《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因为这是小时候哥哥反复用卡带在放的歌。

“这首歌我特别熟,每次唱起,会想起好多好多事,15年前,我哥还在的时候,他放的鸽子,还有蓝色的天空。”提起哥哥,帕尔哈提的声音充满了温暖。

哥哥过世两年后,帕尔哈提的爸爸也走了,又过了5年,每年都会为全家烤小饼干的妈妈也走了。

“你儿子现在也算是不错的人吧,我想你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就像你说的那样,我娶了老婆,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帕尔哈提在这首《爸爸妈妈》里唱的都是他的真实生活。以上这些,上周五晚上看《好声音》的人已经都知道了,那么记者来说点别的——

他的太太也是一位新疆的歌者,16岁就出过专辑,现在和他一起在餐厅驻唱。

帕尔哈提已经好久不用手机了,“我要手机干什么?以前有,也是看一下,就关了,扔一边。而且我太太一直和我在一起。”

他有一个5岁半的儿子和3岁半的女儿。“他三岁半就会跳杰克逊的舞,还会唱歌,我儿子太厉害了!”

盲选录像的第二天,是帕尔哈提平生第一次独自在异乡过生日。他说,女儿为他画了一幅画,作为给爸爸的生日礼物。画的是他们一起在山上玩的场景,有简单的线条,和开心的脸。

他偷偷用太太的微信给记者发了几张女儿的画,确实很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色彩搭配也很独特,不过他强调了一句:“这个不要公开哦,我们还打算年底给孩子开个画展呢。”这一家子呀,都有艺术细胞。

“我不懂五线谱和简谱

就把歌记入大脑”

在《好声音》的演唱播出后,帕尔哈提觉得生活确实变了。很多网友给他留言,但他一个都没回,“因为不好意思,回这个不回那个,只好在心里谢谢他们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他哪里都没去。前天,一个朋友请他吃饭,去了一家意大利餐厅,“结果有很多吃饭的人来找我照相,我都不好意思了,赶快吃完就闪了。”

其实,帕尔哈提在乌鲁木齐很有名气。

他从15岁开始写歌,写了大概有50多首。2006年,他和朋友组建了“酸奶子”乐队,他是队长。

有意思的是,帕尔哈提说:“我不识五线谱和简谱,不懂这些,我就把歌记入大脑,然后不停地练。”

那怎么和乐队合作?

“我就把贝斯拿来,告诉贝斯手应该这样弹,然后坐到鼓前面,告诉鼓手应该这样敲。乐队成员就记住我说的。”

如今,“酸奶子”在乌鲁木齐的恰尔巴格和外交家两家餐厅驻唱,两家餐厅很近,帕尔哈提一天唱六首歌。这样,他和太太一个月能赚万把块钱。

《中国好声音》的“寻人小分队”,就是在外交家餐厅“偶遇”帕尔哈提的。

“他站在简陋的甚至不能称之为舞台的地方,就在觥筹交错和食物的香气中间,开始唱起歌来。一把冬不拉、一把电吉他、一套鼓,就这样即兴地、自得其乐地嗨翻了整间餐厅。表演结束后,我们难掩激动地表明来意,希望他寄一些自己的演唱小样,来上海参加试音。”导演组小夏告诉记者。

但是帕尔哈提却在导演组“三催四请”之后,才寄去了自己的小样。“当时导演问我,你看过《中国好声音》吗?我只能说实话,家里连电视都没有。其实,我现在也挺好的。不出名,也挺好的。”

“我从小就这样安静

喜欢大自然”

每年夏天,帕尔哈提都会受邀去欧洲的音乐节表演,曾经在整个管弦乐团的伴奏下,对着近千国外观众唱歌。

2010年,他去德国,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举办乐队专场演唱会。演出视频在youtube上红极一时,点击率几十万。2011年、2012年,他还受邀赴土耳其音乐节演出。

2013年5月,他在德国发表乐队第一张录音师专辑《teklimakan》,同时受到bbcradio专题节目介绍。

今年9月,一部有关于他音乐故事《乌鲁木齐摇滚》的纪录片将在欧洲上映。

也几乎在同一时段,他还将继续受邀去德国、法国、荷兰演出,为期40多天。

9月中旬到10月初,正是《中国好声音》队内考核甚至总决赛的关键时期,帕尔哈提会如何选择?

“去音乐节的时间是定好的,德国人特别严谨,不能改。如果我能在节目里走到比较后面的话,那只能两头跑。那边演完一场就回来,这边录完再回去。”帕尔哈提说。

不论是聊到任何话题,帕尔哈提的语气始终淡淡的,不煽情也不掩饰。

“我从小就这样安静,可能因为我喜欢大自然吧。”

工作之外,帕尔哈提最喜欢去山里玩,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带着他表弟。乌鲁木齐的夏天,不需要工作的日子,他会带着妻子孩子,和三五好友一起到南山去露营,当然,还要带上他的吉他。“我们一起烤点羊肉串,弹弹琴,喝点小酒。第二天他们继续扎营,我就背着吉他再往大山深里走,一个人静静。”

这样的生活,有没有《中国好声音》,都是美好的。

发布于 2025-04-01 21:14
收藏
1
上一篇:钢琴初学系列,揭秘如何轻松看懂钢琴简谱 下一篇:一位“90后”遗物整理师,职业自觉与她对生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