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必备,如何挑选理想的“节奏音准助手”

为琴童选择一个好的“节奏音准助手”(通常指节拍器、调音器或带有这些功能的智能设备/App),对于打好音乐基础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和建议,帮助琴童和家长做出选择:
"一、 明确需求:什么功能是必需的?"
1. "节拍器 (Metronome) 功能:" "精准度:" 核心要求,能稳定、准确地发出指定速度的节拍。 "速度调节:" 范围要足够宽,从很慢的练习速度(如 Largo, 40 bpm)到很快的速度(如 Presto, 200 bpm+),并且调节要精细、流畅。 "节拍类型:" 不同的拍号(4/4, 3/4, 6/8等)模式,甚至复杂的复拍号。 "声音提示:" 清晰、响亮、不刺耳的节拍声音(滴答声、鼓点等),最好可调节音量。 "视觉提示:" 指针、LED灯、屏幕显示等视觉反馈,帮助跟拍,尤其对初学者很重要。
2. "调音器 (Tuner) 功能:" "精准度:" 能准确显示乐器当前音高,最好能显示 cents(音分),帮助细微调整。

相关阅读延伸:琴童如何选好“节奏音准助手”


文 | 俞倩如



我们小时候学琴,调音只能依靠音叉和自己的耳朵,节拍器也只有机械节拍器一种可以选择,现在的小朋友非常幸福,有许多调音器和节拍器可供选择,有些新的功能对于孩子练琴很有助益。如何选择这些辅助工具?什么样的调音器和节拍器适合琴童使用?


如果是初学的小朋友,建议选择一个兼具调音器功能的节拍器就可以了。比较好的牌子有Seiko/Korg,前者以出产钟表和节拍器出名,后者是做拾音器调音器的大品牌,质量都值得信任。



电子节拍器和调音器便于携带,也很容易操作,惟一的问题就是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功能。不过对于初学的小朋友来说,一般都是要么在对音准,要么在校对节奏,两个过程也不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二合一的节拍器和校音器足够满足使用要求。小朋友要养成自己练琴、主动使用调音器和节拍器的习惯。


家长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调音器和节拍器的App作为参考,同时方便孩子没有调音器的情况下暂时使用。在App商店搜索“Tunner”就能找到许多调音的App,搜索“Metronome”就能找到节拍器的App。给初学者用的App最好选择界面简洁,功能简单一些的,到后面学了复杂的节奏再去解锁其他节奏型的训练功能。有节奏可视化功能的App,可以帮助一些节奏感不太好的小朋友,先从视觉上找到韵律感,再慢慢过渡到听觉。


调音器和节拍器最好不要选择那种过于智能、会直接告诉孩子“高了一点,低了一点”,或者人声数“一二三四”(Human voice count)的,毕竟过于“傻瓜”就没有训练的意义了。因为有些拍子是需要孩子自己数的,有些音准高低是需要孩子自己分辨的。我们在使用程序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要被程序“使用”。


不喜欢数码产品,或偏爱传统审美的人,也可以使用机械节拍器(Witnner/Nikko)和钢琴、音叉辅助调音。



这几样产品不需要充电,随时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机械节拍器要保护好,尽量不要磕碰或者带来带去导致失准;传统440赫兹的音叉在当下的实际演奏中也用得不多,国内外大多数乐团和演奏家都使用442赫兹的标准音,以适应越来越大的音乐厅对于音量和音质的要求。


使用校音器和节拍器的目的是:早日在内心建立良好的固定音高概念和节奏感,早点摆脱这两个辅助工具,毕竟在舞台上是不能使用校音器和节拍器的,这是学生一开始就需要知道的概念。校音器用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能辨别音准,或者节拍器用了一段时间,节奏感还是很差,那就应该反省一下是否用对了方法。正常来说,经过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规范化练习,听音准的能力和内心数节奏的能力应该有明显提高。如何让学生主动在练习中使用消音器和节拍器,但又可以早日提高能力,不养成对于辅助工具的依赖,也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教学问题。

发布于 2025-09-07 12:13
收藏
1
上一篇:湖北松滋李宗盛兰考泡桐,活力中国调研行中的奇妙邂逅与传承之旅 下一篇:节拍器品牌推荐,机械与电子节拍器,哪个更适合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