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钢琴不用简谱,揭秘钢琴音乐背后的这几个原因

确实,虽然简谱(Numbered Notation)在中国大陆和华语地区非常普及,尤其是在流行音乐、教学和自学领域,但传统的西方音乐,包括古典钢琴音乐,通常使用五线谱(Staff Notation)。钢琴不用简谱(或者说,古典钢琴音乐传统上不以简谱为主要形式)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历史渊源和体系不同:" "五线谱:" 源于欧洲中世纪记谱法,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国际通用的、精确表示音高和节奏的符号系统。它与西方音乐理论、和声、复调等体系紧密结合,能够非常精确地表达复杂的音乐细节,如微小的音高变化(如倚音、波音)、力度、表情术语等。 "简谱:" 主要是在20世纪初由艾克多·科达伊(Zoltán Kodály)和阿尔弗雷德·洛伦茨(Alfred Lorenz)等人根据数字记谱法改进而来,并在20世纪中后期在中国大陆推广普及。它是一种相对简化的记谱法,主要目的是方便记谱和初学者学习,尤其在歌曲演唱和普及音乐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 "精确性和表现力:" 钢琴音乐,尤其是古典作品,往往包含非常精细的乐句处理、力度变化(从ppp到fff)、速度标记

相关阅读延伸:原来钢琴不用简谱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每次拿到新谱,可能是最开心的时刻。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钢琴谱几乎大多数都是五线谱。


不过也有很少一部分简谱,比如这个:



其实最初的钢琴教学,也是用简谱,但因为不实用渐渐被淘汰了。


现在用简谱的,大多数是刚入门不久,或者不太会认五线谱的人们。


为什么钢琴不用简谱呢?


不是说简谱不好,这和五线谱的诞生时间、钢琴的特点有关。



1

五线谱诞生的时间比简谱早


简谱是卢梭1742年再次提出时才开始发展,而五线谱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钢琴诞生时(1709年被发明),五线谱已经经过了多次改良,再加上同时期,简谱还大约只停留在“概念”阶段(简谱在19世纪才广泛应用)。


另外,五线谱在使用中,成了世界流通最广的记谱法,简谱在我国扎根并发扬光大。



2

五线谱能直接反映键盘


用G大调音阶举例,他们的谱面如下:

在钢琴上我们要弹的位置如下:


是不是很直接?


3

五线谱记多音符、旋律比简谱更方便


遇到比较复杂的曲子,如果用简谱来记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用五线谱,旋律的变化也更直观。


当然,简谱和五线谱并没有孰优孰劣的意思。


但学钢琴请务必认认真真地学五线谱,因为那是和声音乐的世界。不要怕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发布于 2025-08-26 19:14
收藏
1
上一篇:简谱并非推广五线谱障碍,音乐教育争鸣新视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