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西四环旁的郑州大学里,周建波经营着一家琴行,主要教授吉他。(河南商报记者 赵墨波 文/图 )
1997年,19岁的他离开老家河南鹤壁,来到大连一家家具厂里打工,在那里遇见一位会弹吉他的工友,于是就向他求教学习。
“以前就想学吉他,但是一直没有机会,遇到他总算有人教我了”,周建波回忆说,“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是《同桌的你》,大街小巷都在循环播放,我也喜欢听,尤其是里面的吉他声觉得非常动听,想着要是自己边唱边弹该多好,就下定决心要学会吉他”。
学吉他首先得买吉他,周建波买下的第一把吉他花了500多元,是自己两三个月的工资,“还得向别人借钱才够”。周建波经常在下班之后一个人在厂房楼道里勤奋练琴,“常常练到夜里一两点”。
为了早日把自己喜欢的《同桌的你》练好,周建波用录音机把自己弹唱的声音录下来,再和原唱比对,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技艺。
很快,周建波学会了自己的第一首歌。从那之后,周建波就没有放下手中的吉他,把弹奏的技术磨练的越来越成熟。
2003年,听朋友的建议,他在郑州大学的校园里开办了一家琴行,教别人弹吉他,一干就是15年。
“到现在,教过的学生应该有1000多名了吧”,周建波说,“十多年来我的店位置没怎么变,很多学员回到学校还会找到我说说话,就像老朋友一样”。
周建波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很多学员都是想通过比较容易入门的吉他完成一个接触音乐的梦想,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妙,这和他最初的心情是很一样的。
“我觉得很荣幸教会他们吉他第一课,成为他们的音乐启蒙人”。周建波说。(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