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连接的艺术,聚焦低音半音下行,打造更悦耳的和弦旋律

你说得非常对!关注和弦低音(Bass Note)的半音下行,是让和弦连接听起来更流畅、更和谐、更具音乐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这在爵士乐、蓝调、古典音乐以及很多流行音乐的编配中都非常常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运用这个技巧来让和弦连接更好听的要点:
1. "什么是半音下行?" 半音是音乐中最小的音程距离。半音下行意味着当前和弦的根音(Bass Note)向下一个较低的半音移动。 例如:从 C 下行到 B,或者从 D# 下行到 D。
2. "为什么半音下行听起来好?" "内敛感与张力释放:" 半音下行,尤其是从升半音到降半音(如 B 到 A# 再到 A),能创造出一种内敛的、逐渐释放张力的感觉,这非常符合爵士乐中即兴独奏的“吹奏感”。 "级进感:" 相比于跳进,半音进行提供了更强的级进感,使和弦转换听起来更平滑、更连贯。 "强调关系:" 半音下行常常用来强调和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属七和弦(V7)解决到主和弦(I)时,如果使用 V7 的三音(导音)下行到 I 的根音,

相关阅读延伸:关注和弦低音的半音下行,让和弦连接更好听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特别的和弦进行,当然,对于一些高手来说可能没什么精彩的地方,但是,对于初、中阶学习者而言,的确是卡农进行或五度圈进行以外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简介一下卡农和弦进行方式,这是流行歌曲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和弦进行,据一位国际知名的作曲家统计,世上七成流行音乐的和声走向都变化自卡农进行。
Key: D major
Roman numerals:I – V – vi – iii – IV – I – IV – V
Chords name :D – A – Bm – F#m – G – D – Em – A
首先来简单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的和弦进行听起来会比较流畅和动听。这是 因为和弦进行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律, 简单来说(只适用于调内和弦),凡是「向上四度」「向下四度」「向上二度」的进行也是好的,「向上三度」一般,「向下三度」「向下二度」则比较差。
那我们来看看卡农的和弦进行:
I-V「向下四度」
V-vi「向上二度」
vi-iii「向下四度」
iii-IV「向上二度」
IV-I「向下四度」
I-IV「向上四度」
IV -V「 向上二度
发现全部用的都是较好的和弦进行关系。
除了卡农进行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叫作五度圈进行,也是非常流畅:
Key: C major
Roman numerals:I – IV – vii o – iii – vi – ii – V – I
Chords name :C – F – Bdim – Em – Am – Dm – G – C
这种和弦行进的好处是 全部也用上了「向上四度」的方法,其实就是沿着五度圈的关系 。但因为存在了一个十分不稳定的七级减和弦,所以通常会用其它和弦来取代它。
最后要说的是今天的主题, 下行半音阶和弦 进行 了!顾名思义,它当然是包含了一条下行半音阶的Bass line,要运用这种技巧要懂得如何运用离调和弦。
以C大调为例,由主音开始,如果是8个和弦的进行,即是要有:C-B-Bb-A-Ab-G-Gb-G(其实也可以有F音的) 这8个Bass音。那究竟这些Bass音可以构成什么样的和弦进行呢?来看看下面三种:
Example 1 : C – G/B – C7/Bb – F/A – Fm/Ab – C/G – D/F# - G or G7/F
Roman numerals : I – V6 – V42/IV – IV6 – iv6 – I64 – V6/V– V or V42
Example 2 : C – G/B – C7/Bb – F/A – Ab –G – D/F# - G or G7/F
Roman numerals : I – V6 – V42/IV – IV6 – bVI – V – V6/V– V or V42
Example 3 : C – G/B – C7/Bb – A – Fm/Ab – C/G – D/F# - G or G7/F
Roman numerals : I – V6 – V42/IV – V/ii – iv6 – I64 – V6/V– V or V42
现在一一解释以上和弦进行的原理:
首先,I -V6,是一个普遍不过的用法,很多歌曲都出现过,现在只不过用了一个 V和弦转位 ,就不用解释了;
Example1&2,出现了的V42/IV-IV6(C7/Bb-F/A),这里运用了副属和弦,因为C7/Bb是F大调的属七和弦,而seventh chord其中一个特性是「无视转位」,所以这个和弦进行是十分功能性的一个进行。
Example1中出现的iv6(Fm/Ab) chord,是一个 借入和弦 ,意思是「借」用了原调的平行小调的和弦,即在 C大调里出现了C小调的和弦 。再加上,很多流行曲, IV-iv-I 是十分常用的一种终止式。
Example1&3出现的 I64(C/G) chord,本应在理论上是比较少用的一种和弦,因为第二转位的和弦通常会破坏和弦色彩(大概意思是听觉上会误会成为bass音的和弦),但一来这里可 当成是一个过渡和弦来看待 ,二来流行音乐在很多情况下可无视某些古典乐理的规定(是音乐进步还是人耳退步呢?)。
Example2的 Ab-G( bVI -V) ,Ab和弦也是一个 借入和弦,是从C小调借来的 ,但它跟上面的Fm和弦又有点不同。Fm和弦中的Ab音是和弦里的三音,相对而言对整体的调性影响不算太大。但Ab和弦顾名思义Ab音便是根音,当一个和弦的根音不是原调的音,升了或降了的时候,对于调性的影响十分大,再加上此和弦由Ab、C、Eb三个音组成,Ab加上Eb总共用了两个非原调的音,对调性的影响就更加显著了!所以请小心使用。庆幸的是,在以上进行里,Ab和弦后解决到了一个G和弦,这情况下Ab(bVI)和弦的功能类似一个副属和弦了,是一个功能和声。
Example1&2&3中的最后的V6/V-VorV42(D/F#-GorG7/F),首先D/F#这个和弦是一个转位的副属和弦,以上例子已有类似的解释便不多说了。要说说的是 G or G7/F ,这里存在着少许矛盾。如果用G和弦,这样那条半音阶bass line就不够切底了!但一般在完结式(cadence)里,通常为了 令乐句有完结的感觉,不会使用转位和弦 。以我的经验来说,那就要看看作曲者的意图,如果是用在段落的尾句,最好就以本位和弦为准;但如果是句与句之间的完结,便可试试用V42这个和弦。但,说真的,真的没有一个准则,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尤其在21世纪,多用自己的耳朵去明辨吧!
Example 3,这是最后想说说的问题。C7/Bb-A-Fm/Ab( V42/VV/ii-iv6),看似是一个没有什么具体功能的连接。你说C7/Bb和A和弦是一个副属和弦功能又说不太通,因为C7本身去F呀!A本身去D呀!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技巧叫作 和弦替代 ,意思简单的说是用另一个和弦来「代替」原本的和弦。但因为 和弦替代 可以另开一个超长课题,所以这里就各位认识一下就好了。
好了,其实本文的意旨就是想大家多尝试不同的和弦进行,打开思路。下行半音阶和弦进行的方法和思路你学会了吗?多多尝试吧!
发布于 2025-08-17 00:13
收藏
1
上一篇:音阶弹奏不均匀之谜,探究原因及解决之道 下一篇:一晚上真能学会用吉他弹歌?别再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