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汽车空调成为了我们出行时的 “救星”。而在操作汽车空调的过程中,A/C 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车内的舒适度,还与车辆的油耗以及空调系统的寿命息息相关。正确使用 A/C 键,能让我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节省燃油并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反之,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油耗大幅增加,甚至对空调系统造成损害。那么,夏天开车时,A/C 键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
A/C 键的工作原理:制冷的核心开关
A/C 是 Air Conditioning 的缩写,即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开关。当我们按下 A/C 键,压缩机便开始工作,它就如同空调系统的 “心脏”,驱动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内循环流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车内的热量,从而实现降温,随后通过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车外。如果不按下 A/C 键,空调系统仅靠鼓风机将外界空气吹入车内,无法实现制冷效果,此时吹出的风基本与外界环境温度相近。所以,A/C 键是实现车内制冷的关键,只有让压缩机运转,才能享受凉爽的车内环境。
A/C 键用对了,真能省 2L 油 / 百公里?
在炎热的夏季,开启 A/C 功能确实会增加汽车的油耗。据相关研究及实际测试,开启 A/C 功能后,车辆油耗可能会增加 20% - 40%。以一辆百公里油耗为 10 升的车辆为例,开启 A/C 后,每百公里油耗可能会增加 2 - 4 升。而如果使用方法得当,相较于错误操作,节省 2L 油 / 百公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 上车后的正确操作:很多人一上车,感觉酷热难耐,就立即按下 A/C 键。其实,这样做并不明智。车辆经过暴晒后,车内温度极高,此时应先打开车窗通风,利用自然风将车内的热空气排出车外。行驶一段距离,让车内温度有所下降后,再关闭车窗,按下 A/C 键开启制冷。例如,先以中低速行驶 2 - 3 分钟,让车内热气充分散发,此时再开启空调,压缩机不需要一开始就承受过高的负荷来冷却滚烫的车厢,能够更快地达到理想的制冷效果,也相对更省油。
- 合理设置温度与风速:将空调温度设置在合理区间对油耗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把温度设置在 22℃ - 25℃较为适宜,这个温度范围既能保证车内凉爽舒适,又不会让压缩机过度工作。有些车主为了追求极致凉爽,将温度调得过低,如 16℃ - 18℃,这样会使压缩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油耗自然大幅上升。同时,风速的调节也很关键。并非风速越大就越凉快且越省油,当风速过大而压缩机功率未匹配时,吹出的风可能凉气不足,只是 “干吹风”。合理的做法是,在刚开始制冷时,可以将风速适当调高,帮助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待温度下降后,再将风速调至合适档位,维持舒适的制冷效果。
- 巧用内循环:空调控制面板上,除了 A/C 键,还有一个内外循环按键。在刚刚开启空调制冷时,使用内循环模式能让车内的空气快速循环降温,避免外界热空气进入,加快制冷速度,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工作时长,达到省油目的。不过,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使车内空气变浑浊,所以在车内温度降低后,应适当切换到外循环,引入新鲜空气,一般内循环使用 15 - 20 分钟后,切换到外循环 5 - 10 分钟较为合适。
用错 A/C 键,费油又毁车
- 增加油耗的错误操作
- 长时间低温大风量运行:正如前文提到,将温度调得过低,风速又开得过大,压缩机需要持续高强度工作,以维持低温环境和大风量输出。这就如同让一个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发动机需要燃烧更多燃油来为压缩机提供动力,导致油耗急剧上升。
- 不必要的 A/C 开启:在一些并非炎热到需要制冷的天气,比如清晨或傍晚温度相对凉爽时,部分车主仍习惯性地按下 A/C 键,此时压缩机无端工作,白白消耗燃油。另外,有些车主在使用暖风功能时,也误按 A/C 键,而暖风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产生的热量,利用鼓风机将热空气吹入车内,开启 A/C 不仅对制热毫无帮助,还会增加发动机负荷,导致油耗增加。
- 频繁开关 A/C 键:有些车主为了节省燃油,会频繁地开启和关闭 A/C 键,认为这样可以在需要制冷时才让压缩机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但实际上,频繁操作 A/C 键,会使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频繁结合与分离。每次结合时,压缩机从静止到运转,需要发动机提供额外的扭矩来启动,这一过程会消耗更多燃油。而且,频繁的结合与分离还会加速电磁离合器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 可能导致空调报废的错误行为
- 高温暴晒后立即开 A/C 制冷:车辆经过长时间暴晒,车内温度可高达五六十摄氏度,此时车内空气如同一个 “大蒸笼”。如果立即按下 A/C 键开启制冷,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等部件在短时间内要承受巨大的温差变化。高温的空气快速冷却,可能导致蒸发器表面结霜,影响制冷效果。长期如此,蒸发器可能会因热胀冷缩出现损坏,导致制冷剂泄漏,最终使整个空调系统报废。
- 开着 A/C 按除雾键:很多车主在遇到车窗起雾时,会习惯性地同时按下 A/C 键和除雾键。这种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空调压缩机造成损害。当开着 A/C 时按除雾键,空调系统可能会同时执行制冷和除雾两种功能,这会使压缩机的工作负荷瞬间增大。尤其是在一些车型上,这种操作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内部压力过高,长期处于这种超负荷状态,压缩机的机械部件容易磨损、损坏,严重时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导致压缩机报废。正确的除雾方法是,当车窗起雾时,对于大多数车辆,直接开启冷风(不一定要开启 A/C,部分车型冷风可通过外循环自然风实现)并调至外循环模式,将风向调至吹挡风玻璃,即可有效除雾。对于部分有专门除雾功能按键的车辆,按下该按键即可,其会自动调整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来实现除雾。
- 不及时更换空调滤清器:虽然这并非直接针对 A/C 键的操作错误,但与空调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空调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防止灰尘、花粉、杂质等进入空调系统。如果长时间不更换空调滤清器,其会被堵塞,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当按下 A/C 键制冷时,空调系统需要更大的功率来推动空气通过堵塞的滤清器,这会增加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同时,堵塞的滤清器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这些微生物可能会随着空气进入蒸发器等部件,腐蚀空调系统,缩短其使用寿命,严重时也会导致空调系统损坏。一般建议每 1 - 2 万公里或根据车辆使用环境,每半年左右更换一次空调滤清器。
A/C 键的最佳使用时机与方法
- 上车后先通风再制冷:车辆暴晒后上车,应先打开所有车窗或车门,让车内热空气自然排出,同时开启外循环,利用车辆行驶时的气流将车内热气快速置换出去。行驶 2 - 3 分钟后,关闭车窗,按下 A/C 键,将温度设置在 22℃ - 25℃,风速可先调至 3 - 4 档,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待温度下降后,将风速调至 1 - 2 档,保持舒适制冷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切换内外循环。
- 到达目的地前提前关闭 A/C 键:在到达目的地前 3 - 5 分钟,提前关闭 A/C 键,让鼓风机继续运转。此时,压缩机停止工作,但鼓风机可以将空调蒸发器上残留的冷气吹入车内,维持车内凉爽,同时也能让蒸发器表面的温度逐渐回升,减少因温差产生的冷凝水,降低蒸发器滋生细菌和霉菌的风险,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
- 不同天气和驾驶场景下的 A/C 键使用
- 雨天:下雨天时,车内外温差较大,车窗容易起雾。此时应按下 A/C 键,同时打开外循环,并将吹风模式调至吹挡风玻璃。A/C 制冷可以降低车内空气湿度,外循环能引入外界相对干燥的空气,两者配合可有效防止车窗起雾,确保行车视线清晰。
- 堵车时:在城市拥堵路段行驶时,车辆走走停停,发动机处于怠速或低速运转状态。此时如果长时间使用外循环,车外的尾气容易进入车内,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因此,堵车时应按下 A/C 键,开启内循环,这样既能保持车内凉爽,又能避免尾气进入车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车辆驶出拥堵路段后,应及时切换回外循环,以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 高速行驶时:高速行驶时,车内空间相对封闭,如果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空气会逐渐变得浑浊,驾驶员容易感到困倦,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在高速行驶时,应按下 A/C 键,保持制冷效果的同时,开启外循环,让新鲜空气持续进入车内,保证驾驶员头脑清醒,提升驾驶安全性。
夏天开车时,正确使用 A/C 键是一门学问。掌握好 A/C 键的使用方法,不仅能为我们节省燃油,降低用车成本,还能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为我们带来更舒适、更经济、更可靠的驾驶体验。广大车主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关注 A/C 键的正确使用吧,让您的爱车空调在夏日里发挥最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