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路,惠阳吉他借“中国智造”重塑产业新格局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题,点明了惠阳吉他产业通过“中国智造”实现转型升级和逆袭的故事。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核心主题,构建一个内容概要或文章框架:
"标题:逆袭!惠阳吉他靠 “中国智造” 改写产业格局"
"核心内容概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广东省惠阳区吉他产业,如何从传统制造模式走向“中国智造”高地,实现产业升级和全球市场地位的逆袭。文章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昔日辉煌与挑战:" 回顾惠阳吉他产业的发家史,曾是“世界吉他之都”,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供应链。 分析传统模式面临的困境:同质化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不足、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成本上升压力等。
2. "拥抱“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阐述惠阳吉他产业如何抓住机遇,积极拥抱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智造”元素。 具体案例: "智能制造:" 生产线自动化升级,如使用机器人进行部件加工、打磨、组装,提高效率和精度。 "数字化管理:" 建立ERP、MES系统,实现生产、销售、库存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优化决策。 "产品创新:"

相关阅读延伸:逆袭!惠阳吉他靠 “中国智造” 改写产业格局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惠阳吉他” 便成为流行音乐界的产业传奇。历经30多年发展,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被誉为 “世界吉他工厂”,鼎盛时期全球每五把吉他就有一把产自惠阳。但长期代工模式桎梏着产业发展,90% 的产能为海外品牌服务,仅能获取 5% 的微薄利润。为破困局,惠阳吉他企业以创新破局,从定制化生产、新材料研发到智能乐器探索,逐步摆脱代工依赖。如今,它们正从贴牌制造迈向标准制定,用 “中国智造” 改写产业格局。

恩雅乐器:拥有 100 多项专利

走进惠州市恩雅乐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雅乐器”)生产车间,生产有序进行。展厅内,传统与智能吉他交相辉映。在惠阳吉他产业版图中,恩雅乐器作为后起之秀,以数字科技为引擎,不断突破传统制造边界,将吉他推向高科技新高度,成为行业创新标杆。

恩雅乐器董事长胡海明虽专业与吉他无关,但凭借对吉他的热爱,在惠阳创办恩雅乐器,并借尤克里里流行契机,成为主流电商平台销量冠军。

2017 年,恩雅吉他美国参展遇冷,这促使团队重新思考吉他本质。他们发现,吉他音质可通过芯片算法和音响设计优化,决定在智能吉他领域 “弯道超车”。

2019 年起,恩雅乐器在中国广州、深圳及美国组建研发部门,聚焦新材料、芯片算法等领域推动吉他智能化。

2021 年,全球首款集大功率音响的超便携碳纤维智能吉他 NEXG 问世,开启惠阳吉他全新赛道。该产品打破传统市场界限,兼具吉他、老师、音箱等多种功能;突破材质限制,生产周期从传统木吉他的 40 - 50 天缩短至 4 - 5 天,效率提升 10 倍且品质稳定;更具价格优势,3000 元的 NEXG 能带来超 2 万元传统吉他的音色体验,一经上市便风靡全球。

此后,恩雅乐器持续创新,2023 年发布融合效果的智能吉他,2024 年推出最先进的赛博吉他,能融合 20 多种乐器音色,还可让音乐爱好者 3 分钟解锁弹唱能力。这些产品,助力企业逆势增长,预计今年销量突破 70 万把。

联合创始人顾文斌也介绍,企业以 “高维打低维” 路径,从材料、算法与音响技术三个维度创新。核心产品 “未来结他” 智能赛博结他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自主研发芯片,解决传统吉他痛点,降低成本,让消费者以亲民价格享受高端品质。

目前,恩雅乐器拥有 100 多项专利,凭借智能吉他销售额超亿元,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功让吉他变身潮流科技单品。

汤姆乐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乐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惠州市汤姆乐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汤姆乐器”)以 “吉他 + 艺术” 创新模式突围,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汤姆乐器扎根惠阳秋长 12 年。公司负责人谢宝舰表示,公司通过 “吉他 + 艺术” 联名模式破圈,取得梵高画作、熊本熊、比卡丘等独家版权,将艺术元素融入乐器,吸引多领域消费者。自 2016 年起,从明星合作到推出博物馆、动漫系列产品,文化赋能显著提升销售业绩。如今,汤姆乐器尤克里里年产量 20 万把,2024 年销售 8 万把,总产值 2000 万元,销售覆盖全国琴行与主流电商平台,抖音直播也成效显著。

在产品研发上,公司坚持创新,不仅深耕传统乐器,还向智能化、电子化迈进,新材料乐器研发成果突出。碳纤维乐器制作效率提升 40%,制作周期从 15 天缩短至 7 到 10 天。面对市场,汤姆乐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提价应对成本变化,布局欧洲和东南亚。未来,公司将持续做好传统产品,加大智能化、特色乐器研发,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汇聚 80 多家吉他相关企业

构建起了一条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

34 年前,惠阳秋长街道诞生了第一把以国际标准制造的吉他,正式拉开了惠阳吉他产业发展的序幕。历经三十余载深耕,如今的惠阳已成为国内吉他产业的核心阵地。全区汇聚 80 多家吉他相关企业,其中 11 家为高新技术企业,7 家是规上企业,年产值达 4.05 亿元。从原材料供给、半成品加工,到电子五金配件、装饰包装、数控机械生产及成品制造,惠阳构建起了一条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也因此荣获 “中国吉他产业之都”“中国吉他制造业的摇篮” 等称号,吉他产业更发展成为当地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产业。

惠阳吉他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长期以来,惠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吉他产业,通过多次走访企业,深入了解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难题,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为推动吉他产业提质升级,政府一方面不断延长、丰富产业链,另一方面着力践行 “产业为体 文化铸魂” 的发展理念。以 “吉他产业园” 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 “制造业打底、文化赋值、旅游变现” 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并开展吉他文化进校园、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吉他 + 非遗” 等多元活动,助力惠阳吉他从单一的 “世界工厂” 标签,逐步蜕变为大湾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

近期,惠阳区进一步加码产业扶持力度,出台《惠州市惠阳区扶持吉他产业发展工作措施(试行)》等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从资金支持、技术创新补贴到人才培养,全方位为吉他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政府还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惠阳吉他产业汇聚,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发布于 2025-08-07 10:14
收藏
1
上一篇:高校选修课大揭秘,这些宝藏课程为何抢手到“手慢无”? 下一篇:吉他手必看!新手进阶全攻略,从零基础到熟练爬格子技巧,收藏学习,循序渐进练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