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昊阳!最近好多学二胡的朋友跟我吐槽:"刚摸琴那会啊,拉出来的音跟拆家具似的,邻居大妈差点拿扫帚敲我门!"其实这事儿真不是小事——好多人练了好几年,拉出来的音还是"吱哇乱响",压根没找到二胡那种"山涧流水"的清亮劲儿。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怎么把音色练得顺耳,让自己听着都得劲儿~
一、新手第一个坑:"拉琴有噪音正常"?这话说出来坑惨多少人!
总有人说:"刚学嘛,拉得像杀猪叫正常,练久了自然就好。"可拉了十几年还是噪音制造机的大有人在!其实好声音得从第一天就抠细节,就像包饺子得先揉好面,面没揉匀包啥馅儿都不好吃。
教你个土办法:每天练琴前,先拿手机放段《二泉映月》听听,让耳朵"醒醒神",然后试着拉两句话,不用多,但得琢磨怎么拉得不"扎耳朵"。好多人就是太不把音质当回事,拉琴跟跟人吵架似的,自己还没发现问题在哪儿。
二、拉琴总踩的5个"噪音雷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1. 横着力蹭弦的"滋滋声"
弓毛跟弦较劲似的横着拉,那声音就像指甲刮黑板,听得人起鸡皮疙瘩。
2. 换弦时的"咯噔声"
弓毛换弦没接好,声音断得跟老式电视卡碟似的,硬生生的。
3. 长音"飘得找不着北"
拉长弓使蛮力,声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跟坐海盗船似的晃得人难受。
4. 音头"猛如砸钉子"
每一弓都跟抡锤子似的砸下去,听着就像大嗓门突然吼一嗓子,一点缓冲都没有。
5. 左右手"配合翻车现场"
左手按弦轻飘飘,右手却使牛劲儿拉弓;
左手按得死沉,右手弓子却飘着走;
指力和运弓力度跟闹别扭似的——这毛病最难改,好多人拉了半辈子都没整明白!
三、我练了50年才琢磨透的"控弓小秘密"
年轻时候学北派持弓,没人细讲细节,书里写得也含糊,五种噪音轮着来,水平卡了好多年。后来遇着川音的老师点拨,才知道关键在控弓毛!把南北派技巧一融合,发现门道全在这儿:
▶ 川派持弓(像握筷子)
拇指肚卡住中指根当"发力点",但右手容易僵,得琢磨着放松,就像拿筷子夹菜别太使劲儿。
▶ 北派持弓(像捏钢笔)
中指无名指往怀里压弓毛,拇指食指捏弓杆——拉内弦压毛,拉外弦顶杆,但快换弓时容易"顺拐",跟走路同手同脚似的。
▶ 我改良的北派法(新手两周见效!)
让小指跟中指无名指一块儿捏弓毛,松紧能随时调,就像开车换挡似的,轻音重音说换就换,拉出的音能"飘起来",我学生试了都说好使!
四、给新手的掏心窝建议:
从摸琴第一天就得盯着发音,别信"先练曲子再修音色"的鬼话。每天花10分钟慢拉,对着镜子看弓毛贴弦的角度,再拿手机录下来跟示范对比——把音色练"干净",比猛练100首曲子都有用!
(想拿300套二胡曲谱和入门简谱的小伙伴,私聊我,另外记得点个关注,后续接着唠练琴避坑的事儿,让咱少走冤枉路!)#如何自学二胡##二胡##你觉得你拉的二胡声音好听吗?#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二胡教学方法仅做分享,不作为专业教学指导或标准技法指引。每个人的学习基础、手部条件及理解能力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学习中若遇到姿势纠正、技法瓶颈等问题,建议及时寻求线下专业二胡教师的一对一指导。部分教学示意图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