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久负盛名的贺知章。李白将《蜀道难》呈献给贺知章,贺知章“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只有神仙才写出如此精妙的诗,因而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想象力丰富,写诗歌时擅长使用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等一系列修辞,所写的诗歌飘逸空灵的、飘飘欲仙,不负“诗仙”之名。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答俗人问》
这首七绝,只看题目就已不俗,“答俗人文”,请细品。“笑而不答”,是因为其中缘由难为俗人道也,诗仙岂能流于俗世?桃花流水,安静闲适,别有天地,远离俗世。这就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记述了李白在月夜到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以田家、饮酒为题。与一般的山水田园诗不同,这首诗字里行间透着的一股仙气。月下山间、翠柏绿竹、松林晚唱、星河闪耀,此情此景,与友人把酒言欢、畅怀豪饮,当真如月下仙人一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花间,邀月共饮,相约云汉,非仙人不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