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带总掉?TO内衣拯救计划,揭秘肩背肌问题背后的真相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它将TO内衣(无肩带内衣)肩带容易滑落的问题,与肩背部肌肉的功能联系起来。从生物力学和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下是一些解释为什么肩背肌可能影响TO内衣肩带稳定性的原因:
1. "上斜方肌 (Upper Trapezius) 功能:" 上斜方肌附着在颈部上方和上背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上提肩胛骨"。 当这个肌肉力量不足、松弛或功能紊乱时,肩胛骨可能会相对地更加活动,甚至产生"上提"的趋势。 TO内衣的承托力是依靠胸部和上背部皮肤肌肉来实现的。如果上斜方肌无法稳定肩胛骨,肩胛骨的活动就可能带动内衣的上半部分一起移动,导致肩带感觉“被拉”上去了,或者内衣整体位置改变,给人肩带滑落的感觉。
2. "菱形肌 (Rhomboids) 功能:" 菱形肌位于上斜方肌深层,负责"将肩胛骨向脊柱拉紧和上提"。 如果菱形肌力量薄弱,肩胛骨容易"后缩和下沉"(翼状肩胛),这会改变胸廓和上背部的整体形态。

相关阅读延伸:TO内衣肩带总掉的姑娘:你的肩背肌可能出了问题

如果给日常困扰女性的小烦恼列个清单,「内衣肩带总掉」这件小事一定榜上有名。

尽管肩带“占地面积”很小,但当它滑落时,总会以极强的存在感影响穿着体验。

内衣肩带怎么就不能好好待在肩膀上?《生命时报》为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教你分别应对。

受访专家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学教授 陈支越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副教授 曹寅生

内衣肩带为什么这么容易掉?

内衣肩带下滑,到底是内衣有问题,还是肩膀有问题?在这件事上,体态和内衣都有“责任”。

内衣松了

内衣过松、肩带过长,会让罩杯上移导致肩带滑落。

肩带款式不对

肩带面料太滑、没有弹性,单侧一根肩带或肩带太细,都会让肩带更易滑落。

肩带位置不对

肩带没有出现在肩部凹陷处也是容易下滑的原因之一,肩带位置最好在肩胛骨与锁骨之间。

肩膀坡度大

正常体态下,肩膀并不是水平的,颈部到肩部会有一个自然的坡度。这个坡度越大,肩带位置就会越靠近肩头。

部分女性会出现“溜肩”体态,也就是人体肩部与颈部的角度较大(大于等于20度),使两侧肩膀看上去像A字型。

除了更换内衣、调整肩带位置,矫正肩膀形态也能改善“肩带下滑”。

背肌正悄悄影响肩部轮廓

“溜肩”体态不但受先天骨骼因素影响,日常用肩习惯也会加速它的形成。

为了防止肩带滑落,很多女性把它调得很紧。肩带的压力紧紧作用于肩膀,再加上不良姿势的加持,造成肩部周围肌群不平衡,使锁骨和肩胛骨远端下垂。

久而久之,溜肩体态愈演愈烈,斜方肌变形也越来越严重。

斜方肌是最直观影响体态的背肌之一,它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覆盖颈后以及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

当斜方肌变形或斜度过大时,就会造成难看的体态,除了导致溜肩,还会附赠乌龟颈、富贵包,甚至影响颈背部血液循环,出现不适。

练背肌,矫正肩膀形态

想让肩颈线条更流畅美观,练好背部肌肉是关键。

绕肩

站立,两腿打开与髋同宽,骨盆中位,双肩向上、向后、上下绕环,反复练习15~20次。

注意双肩向后和向下时,肩胛骨的下角用力下拉,沉肩,放松肩峰和两侧的脖子。下巴稍靠近喉结,伸直颈椎,头顶向上延伸。

此动作可放松、拉伸斜方肌上肌束,加强中肌束和下肌束力量。

拉伸颈部

坐在椅子上,背部伸直,肩下沉,将右手放在脑后靠近头顶的位置,向下和向右牵拉头部,朝向右肩,尽量让下巴靠近右肩,拉伸左侧的斜方肌上肌束。

另一侧重复此拉伸。被拉伸的左肩沉肩,也可用左手抓住椅子的右后方,加深拉伸幅度。此动作有助肩伸肌变得柔软,缓解疼痛。

夹肩

站立,双手置于臀后十指交叉握拳,吸气,胸部向前和向上,呼气伸直双臂同时双手向下拉,将肩胛骨下沉,反复练习数次。

注意肩胛骨下拉时后颈部伸直稍向后靠,避免脖子前伸和塌腰。此动作可拉伸斜方肌上肌束,同时加强下束肌力量,减掉背部脂肪。

加强拉伸颈部

站立,在完成夹肩的基础上,双手背后继续十指交叉握拳,将双手置于右腰外侧,吸气,伸直脊柱,呼气,头向右肩峰侧,右肘用力内收,拉伸左颈部。

另一侧重复此拉伸。这个动作有助缓解僵硬的颈部,放松肩背。▲

本期编辑:徐梦莲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发布于 2025-07-31 17:13
收藏
1
上一篇:背包肩带总下滑?一招调整这个小卡扣,轻松解决烦恼! 下一篇:新生儿满月礼佳选!婴儿背带裤详细教程,时尚实用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