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音法编配技巧,方法与步骤的阶段性思考与应用

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弦音法”(Chord Voicing)编配和弦的方法与步骤,并加入阶段性的思考。和弦音法是一种基于分析和弦构成音,并在和弦根音上方构建不同音高位置(八度)来编配和弦的方法,尤其强调三和弦的内部结构(根音、三音、五音)。
"核心理念:" 和弦音法不是随意堆砌音符,而是有逻辑地、围绕和弦核心音(根音、三音、五音)来选择和安排其他构成音及填充音,以达到和声功能、色彩和音响效果的目的。
"编配方法与步骤(分阶段思考):"
"阶段一:基础准备与和弦分析 (Foundation & Analysis)"
1. "确定和弦功能与性质:" "思考:" 这个和弦在歌曲的什么位置?它起到什么和声作用?(例如:主功能T、属功能D、下属功能S;是稳定、终止、过渡?是大调还是小调?是简单三和弦还是七和弦?) "方法:" 根据乐谱标记(如C, G7, Am, Dm7)、调性、旋律音以及歌曲的和声进行逻辑来判断。这是所有编配的前提。
2. "确定和弦构成音:" "思考:" 根据和弦功能和性质,明确

相关阅读延伸:和弦音法编配和弦方法与步骤的阶段思考

几天来,我们用和弦音法已经为几首歌曲编配了和弦,虽然稍微麻烦些,但是,还是有些收获的,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步骤。用和弦音法编配和弦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

第一,了解歌曲的调式,是大调还是小调,如果是大调,歌曲的第一个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要尽可能配置C和弦,这是可以做到的。我们都知道,大调歌曲第一个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一般都是1,或者是C和弦的三音、五音。

第二,观察小节旋律音,找到骨干音,一般是强拍儿音,或者时值比较长的音,作为和弦音的候补。然后,看看哪个和弦包含这些骨干旋律音,可以是和弦的根音、三音或者是五音,当然,如果与根音吻合是最好的。

第三,根据歌曲的拍节,决定编配和弦的频度,一般来说,2/4的编配一个和弦,4/4的可以编配两个和弦。如果是速度比较快的歌曲,可以配置一个和弦,如果速度比较慢的抒情类歌曲,可以配置两个和弦等。总之,频度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第四,选择和弦音型,可以是柱式、半分解或者是全分解等。

与我们以前采用的旋律首音法相比较,和弦音法稍微显得复杂了些,难度有所增加,但是,编配和弦的音效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是必然的。比如和弦音吻合度有所提高,和弦编配的要求等也有所提高。而且,我们发现,同样一首歌,可能会有不同的配置,甚至一个小节也如此。因此,要多加思考、斟酌,还要通过实际弹奏进行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编配效果。

总之,多练就是了。下面,我们就实际编配一首曲子,复习一下编配的过程。歌曲的名字是《鼓浪屿之波》,如图所示。

这是歌曲的部分截图,是大调歌曲,4/4拍儿。来看第一小节,旋律音主要是5和3,5是C和弦的五音,3是C和弦的三音,因此,配置C和弦基本上还是可以的,如图所示。

再看第二个小节,很明显,应该编配C和弦,因为旋律音与C和弦吻合度比较高,而且1是135和弦的根音,5是五音,结果如图所示。

再看第二行第一个小节,如果从和弦音吻合度的角度考虑,分成前后两部分比较好,前两拍儿编配Am和弦,后两拍儿编配Dm和弦。因为强拍儿音分别是和弦的根音,结果如图所示。

再看第三行,第一小节是前面的重复,再看第二个小节,可以编配Am和弦,结果如图所示。

再看第四行,第一小节,很明显,与G和弦572比较吻合,因此,可以配置G和弦,并且,最后一个小节自然可以配置C和弦,结果如图所示。

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和弦编配,一般应该以正三和弦为主,辅助配置一些副三和弦。这个示例,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还可以看到,开始的小节配置的是大调的C和弦,关键节点配置了一些G和弦,比如第二行第二小节,还有第四行第一小节等,这种不是很稳定的和弦,可以推动音乐的发展,到第四行结束时,回到稳定的C和弦。使得乐曲有开始,有变化,有高潮,最后,让人有一种乐曲又归于暂时平静的感觉。

发布于 2025-07-31 15:12
收藏
1
上一篇:零成本轻松录吉他高音质视频教程,赶紧点赞收藏,有空试试看! 下一篇:旋律飞扬,这一首经典合唱曲目唤醒全民歌唱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