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区琴声,小儿血液科里的温馨吉他课堂

小儿血液科疗区里的吉他课堂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创新教育项目,旨在为住院的小患者们带来快乐和希望。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吉他课堂设计方案:
一、课堂目标
1. 通过吉他演奏,帮助小患者缓解病痛,减轻心理压力。 2. 培养小患者的音乐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 增强小患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
二、课堂内容
1. 吉他基础知识:认识吉他,了解吉他的结构和音域,学习基本的和弦。
2. 吉他演奏技巧:学习简单的指法、拨弦技巧,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3. 歌曲学习:挑选适合小患者的歌曲,如儿歌、动画片主题曲等,教授他们演唱和演奏。
4. 创作与表演:鼓励小患者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三、课堂形式
1. 小组教学:将小患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志愿者或老师进行指导。
2. 互动教学:通过游戏、问答等形式,激发小患者的学习兴趣。
3. 亲子教学: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学习吉他,增进亲子关系。
4. 演出活动:定期举办吉他音乐会,让小患者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
四、课堂实施
1.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
2. 教学材料:吉他

相关阅读延伸:小儿血液科疗区里的吉他课堂

新华社长春5月4日电(记者赵丹丹)“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五一小长假期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血液科疗区,一阵舒缓的吉他弹唱打破了病房的沉闷气氛,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开始了。

教课的老师张英昊是一名白血病患儿的爸爸,上课的学生是正在住院治疗的白血病患儿。虽然学生们戴着帽子、口罩,有的甚至还挂着点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学习的激情。

张英昊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从2018年9月至今,一直在吉大一院住院,治疗的过程痛苦、漫长,孩子的心情很低落。他想做点什么,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抚慰孩子们的心灵。“教吉他吧,我正好会弹吉他,也教过课。”张英昊说。

他自掏腰包购买了6把小吉他,还买了琴谱架和教材用书。医院也十分支持,特意将一间病房改造成“专属音乐教室”。今年3月,小儿血液科疗区里的第一堂吉他课开课了。从此,每个星期二的下午,吉他弹奏声都会从小教室内飘出。

9岁的晓易穿着粉色的外套,戴着粉色的口罩,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露出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晓易的妈妈说,孩子得的是急性淋巴B细胞白血病,已经住院8个多月了,从住院起几乎没有出过门,也很久没有见到外面的太阳了。吉他课开班以来,她特别开心,几乎每节课都要来。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晓易跟着老师哼唱起来。“我喜欢唱歌,唱歌心情挺好。”

“现在一共有30个孩子报名,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3岁。”张英昊说,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进度都不同,所以他授课弹性很大,主要以欣赏音乐、舒缓情绪为主,再教授一些简单的指法和歌曲。

“其实他们真的学会弹吉他更好,学不会也没有关系,我只想让他们觉得生活中不仅仅有治疗和病痛,希望他们不要总是抱着平板电脑和手机躺在床上。”张英昊说,“要站起来,对抗病魔,一起享受生活。我会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

发布于 2025-07-20 05:13
收藏
1
上一篇:适合初学者吉他弹唱儿歌精选10首,附详细吉他谱教程 下一篇:挑战传统观念,理性消费?不!我们就要野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