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提供者/陈野(化名)
一、琴行与方便面
2015年夏,我在地下琴行当学徒。电风扇搅动着汗酸味,老板把摔坏的吉他扔给我:"修不好就滚蛋。"我蹲在地上调琴颈,忽然听见有人哼《Hotel California》前奏。抬头看见个穿校服的男生,怀里抱着把缺角的木吉他,琴弦上还粘着泡面渣。
"能教我扫弦吗?"他叫阿杰,是旁边职高的学生。我们挤在五平米的储物间练琴,他的吉他箱里总藏着两包方便面,说是"演出前的能量储备"。有天暴雨,琴行漏雨泡坏了他的效果器,我们用塑料袋裹着设备,在屋檐下弹完《晴天》,雨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凉得像青春的眼泪。
二、地铁通道与录音笔
2017年冬,我们开始在地铁通道卖唱。阿杰总把帽子翻过来收钱,硬币砸在尼龙布上的声音像雨点。有天穿制服的男人来驱赶,阿杰突然掏出录音笔:"我们刚获得校园歌手大赛冠军,这是证明。"他胳膊上还粘着创可贴——前晚为了抢麦克风被酒瓶划的。
那年春节,我们在24小时便利店过夜。阿杰用吉他盒当桌子,泡面里多加了一根火腿肠。"等我攒够钱,就去北京找乐队。"他指着便利贴上的歌词草稿,字迹被水汽洇得模糊。凌晨三点,有个醉汉砸了我们的琴盒,阿杰扑上去时,吉他背带断成两截。
三、站台与半张车票
2018年秋,我收到北漂的站台照片。阿杰站在绿皮火车前,怀里抱着修好的木吉他,车票在风里飘成蝴蝶。他在微信里说:"北京的地下通道有暖气,就是老有人抢插座。"三个月后,他寄回张唱片,封面是我们当年在地铁通道的合影,背面写着:"送给永远的主唱。"
那年我组建了本地乐队,主音吉他手总弹错《平凡之路》前奏。有天排练完,发现琴盒里多了张纸条:"你的扫弦还是像在剁肉。"是阿杰的笔迹,旁边躺着半张北京到本地的火车票。
四、万人场与缺角吉他
2023年春,我们在音乐节后台重逢。阿杰的头发染成灰色,吉他箱上贴满巡演贴纸。"当年那把缺角琴,"他打开琴盒,裂纹处用金漆描着花纹,"每次弹《故乡》,观众都哭成狗。"
演出前半小时,我的效果器突然冒烟。阿杰把自己的设备扔过来:"用这把,当年我们修的第一把琴。"大屏幕亮起时,我看见他胳膊上的创可贴换成了纹身——正是那年地铁通道的便利贴图案。
返场时,十万观众举起手机闪光灯。阿杰突然把话筒递给我:"这首歌,送给在琴行修琴的夏天。"前奏响起那刻,琴箱里的方便面渣仿佛又落了下来,混着这些年积攒的琴弦、车票和未寄出的信。
后记:上周整理旧物,发现阿杰2018年寄来的唱片。内页夹着半张北京到本地的车票,背面用荧光笔写着:"下次回来,我们要在真正的万人场唱《晴天》。"此刻窗外正下着暴雨,琴箱里的金漆在黑暗中微微发亮,像极了那年地铁通道的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