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传了一张王楚钦和孙颖莎的照片,莎莎打球时大拇指伸得特别夸张,评论区很多人说"手指都快翘上天了"。当时活动是王厉勤教练带着他们三个参加的,王楚钦在旁边看,王曼昱和莎莎正在打对抗赛。其实这手指动作看着夸张,背后都是成年累月训练出来的。
说到运动员的手指训练,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随便活动活动。但听说专业队每天早上都有专门练手指的课程,握拍姿势、关节活动幅度都有严格标准。孙颖莎这种大拇指后仰的角度,普通人想模仿都费劲,因为关节韧带早就被拉得特别开。
王厉勤教练平时带队员特别注重细节,他带莎莎和曼昱时,连手指训练的次数都用表格记录。我看到过他们的训练表,每天分早晨、下午、晚上三次,每次二十多分钟。有些训练是单手举哑铃练力量,有些是用橡皮筋拉伸手指关节。
现在国家队还开始用新技术了。有次访谈里莎莎提到训练室新换了仪器,能检测手指弯曲角度的数据。这种设备能把每个关节活动轨迹记录下来,比以前靠教练眼睛看准多了。王楚钦虽然这次当观众,但他之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没事也喜欢研究录像,看看对手手腕手指的小动作。
王曼昱和莎莎一起训练时,手指用法还有点区别。曼昱更喜欢用爆发力,莎莎则是细腻控制。两人训练完经常互相按摩手指,因为长时间握拍特别累。有一次直播里莎莎说,她们休息时最怕手机游戏需要长时间按屏幕,手指酸得受不了。
最近网上有个新潮流,有人跟着学乒乓球手指动作。抖音上有教程教怎么拉伸手指关节,说是能预防鼠标手。不过莎莎她们的训练量普通人根本吃不消,我试着做了五分钟拉伸就手抖得不行。有个朋友去乒乓球馆问教练,说那些专业训练每周要练四十多个小时。
活动当天其实安排了三场对抗赛,莎莎和王曼昱打了两场单打,最后一场混双搭档配对。王楚钦坐在场边记笔记的样子挺认真的,后来有记者问他为啥专注,他说要研究对手手指发力的时机。这种细节在电视上看不出来,但现场拍的照片里能明显看到他们手指的细微动作。
现在年轻运动员训练条件好多了。以前老队员说二十年前就靠自己琢磨,现在有数据监测、特制练习器。前几天看报道,有的地方开始用3D打印做手指训练模具,能根据每个人关节形状定制。像莎莎这种高难度动作,在早期可能还要靠运气才能练出来。
运动员的指甲保养其实也有讲究。他们经常要打磨指甲边缘,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有个网友说去训练馆见过,队员们统一用小剪子修剪,指甲盖都要修成圆弧形。王曼昱之前发过短视频,展示自己泡手消炎的药水,说每天训练完手指特别酸胀。
那天活动结束的时候,几个队员一起去吃饭。王楚钦还拿着手机回看刚才的训练视频,说要分析莎莎挥拍时拇指的收放频率。普通人吃完饭就刷剧,他们吃完还在研究技术细节,这专注度真让人佩服。
教练王厉勤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次活动主要是给年轻人找比赛感觉。莎莎的手指动作确实夸张,但那是长期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不是特意摆造型。现在看照片可能觉得奇怪,其实就跟体操运动员的大劈叉一样,都是专业训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