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吉他演绎下的忧伤旋律之美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Memories of Alhambra)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菊地俊明创作的吉他曲,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氛围,被誉为吉他奏出的忧伤之美。这首曲子融合了古典吉他与现代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阿尔罕布拉宫那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之中。
以下是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一些特点分析:
1. 旋律优美:这首曲子的旋律线条流畅,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吉他演奏者通过细腻的指法,将旋律中的忧伤、深情和梦幻般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和声丰富:曲子中的和声处理非常丰富,既有古典吉他特有的和声效果,又有现代音乐的和声元素。这些和声使得整首曲子更加立体,更具层次感。
3. 情感表达:通过吉他演奏者的演奏,这首曲子成功地传达出了忧伤、思念和回忆等情感。让人在聆听的过程中,不禁沉浸于那遥远的回忆之中。
4. 西班牙风情:这首曲子融入了西班牙音乐的元素,如弗拉门戈舞曲的节奏和旋律。这使得曲子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
5. 技术要求:作为一首吉他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指法、音准

相关阅读延伸:《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吉他奏出的忧伤之美

以一座建筑为主题,用音乐的情绪表达出历史感,《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Recuerdos de la Alhambra)》算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几个我最喜欢的元素碰撞在一起,生出这么一首好听的曲子,推荐它似乎也不需要其他理由了。

写出这首曲子的是被誉为「近代古典吉他之父」的西班牙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Francisco Tárrega, 1852 - 1909)。传说中的古典吉他十大名曲,有好几首都是他所写,足见他在古典吉他领域的大哥地位。学过钢琴的他,还把贝多芬、肖邦、门德尔松们的钢琴曲改编成了吉他曲,奏出了另一种风味。

古典吉他大师 Francisco Tárrega

说到吉他,我们最常见的是民谣吉他,就是路边小伙子卖唱用的吉他,很多人在学生时代也学过一点。民谣吉他用的是钢丝弦,声音比较明亮,弹法比较随性,大多用来弹唱。而古典吉他的制作工艺定型于西班牙,早期的古典吉他琴弦由羊肠的肠衣制成,工业革命后,则由尼龙制作,音色更为柔和。另外,古典吉他的指板较宽,演奏的姿势和技巧都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用于独奏古典音乐。

古典吉他的构造,琴头镂空,指板宽而平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里用到了轮指(Tremolo)这种古典吉他的演奏技法。我们知道,管弦乐可以直接演奏出长音,钢琴也可以用踏板来延长某个音,而古典吉他这种拨弦乐器弹完一个音之后声音就马上消失了,看起来只能弹出短促的一个个音。如何实现长音的效果呢?轮指就是一个解决方案。所谓轮指,就是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快速地拨奏同一个音,达到一个音连绵不绝的音效。一般来说,好的轮指演奏出来的声音颗粒性强、清晰、均匀、速度快,听起来很连贯。这首曲子就是很多人心中练习轮指的经典曲目。古典吉他大神杨雪霏就提到自己热衷于轮指演奏,让声音平稳地延续,就像是让吉他自顾自地唱起歌来。

古典吉他演奏姿势(杨雪霏)

说回这首曲子的主角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现在可是西班牙的一大热门景点,建筑本身的美感与背后的沧桑历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它是中世纪摩尔人建的一座王宫。历史上的摩尔人是指中世纪从北非入侵并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8 世纪,他们渡海来到黑暗时代的欧洲后,几乎占领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并一直统治到 15 世纪。13 世纪,摩尔人被西班牙的基督教联军打败,退到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Granada)。公元 1238 年,穆罕默德一世(Mohammed I ibn Nasr)成为西班牙摩尔人的领袖,建立了纳斯利德王朝(Nasrid Dynasty)。他与北方的基督教国家卡斯蒂利亚(Castilla)达成协议,由此换来了一个相当长的和平繁荣时期。阿尔罕布拉宫就兴建于此时。而后一百多年里,宫殿与城堡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宫殿也愈加华丽,象征着伊斯兰势力在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的辉煌。基督徒将摩尔人赶走后,宫殿历经衰败、重建,直至今日,人们来到这里,依旧能通过宫墙上精致的图案窥看到昔日的影子,看到一个文明在行将落幕的时候,如何把想象中的永恒之美奋力倾注到眼前的岁月中。

远眺阿尔罕布拉宫(By Jebulon)


香桃木院(By Berthold Werner)


夜色中的阿尔罕布拉宫,雕饰精美(By Hans Bernhard)

1896 年,塔雷加漫游到格拉纳达,走进了这座象征着旧日王朝的宫殿。阿尔罕布拉宫在夕阳的映照下弥漫着一种忧伤之美,塔雷加见到此情此景,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曲传世名作。

乐曲主要分为 A、B 两段。乐曲刚开始的 A 段曲调较为深沉、平缓,听着音乐,仿佛自己漫步在殿堂与庭院之间,时间变得悠远绵长,慢慢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A 段重复两次后,乐曲进入 B 段,向上奏出高音,弹奏力度也加大,达到全曲的高潮,似乎忆起了这座宫殿当年的光荣与梦想,而后声音渐低,一切又渐渐归于沉寂,正如这宫殿的命运一样。尤其是最后渐慢渐低的尾声,欲说还休的感慨,尽在其中。在整首曲子中,轮指的演奏正像是阿尔罕布拉宫中喷泉的汩汩水流,在这样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怀旧的伤感情绪,也奠定了整首曲子的感情基调。

最好是能在落日的余晖中,一边听着这首曲子,一边漫步在阿尔罕布拉宫无人的庭院里,尽力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最后一丝阳光。

最后还是强烈安利杨雪霏的这个现场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808117/),技巧自是很赞,掩藏在演奏力度、节奏中的情绪表达也非常到位,对我来说,就是百听不厌。而且细节的特写很好地展示了她厉害的轮指技法。

发布于 2025-06-30 12:14
收藏
1
上一篇:这里有一份木门选购攻略,8大关键要点,助你告别木门选购小白 下一篇:从刺耳到悦耳,萨克斯音准修炼全攻略,掌握关键点,让音色如泣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