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竿是钓鱼的基础操作,却直接影响钓点精准度、窝料集中度甚至鱼口效率。无论是手竿、海竿还是路亚竿,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抛竿技巧,能让你在钓场事半功倍。以下是全场景抛竿指南,新手老手都能找到进阶方向。
一、手竿抛竿:精准度为王
适用场景:台钓、野钓鲫鱼/鲤鱼等中小型鱼类,钓距通常在3-8米。
1. 基础姿势:三要素稳控竿线
- 站立姿态:双脚前后分开(约肩宽),膝盖微屈,身体重心略前倾,持竿手同侧脚在前,便于发力。
- 持竿手势:右手握竿(以右手为例),虎口对准竿体LOGO方向,手臂自然抬起,竿尖略指向水面,避免竿尖过高导致饵料脱落。
- 线组管理:左手轻捏铅坠下方主线,将浮漂至铅坠的线段绷直,饵团置于胸前正前方,与胸口保持30厘米距离,便于观察抛投轨迹。
2. 三大抛竿手法
(1)正抛法(新手首选)
- 动作要点:
① 持竿手将竿稍后拉至耳侧,左手带线同步后引,使饵团、铅坠、浮漂呈一条直线;
② 小臂发力向前挥竿,当竿尖指向钓点时,左手松线,利用竿稍弹性将饵团“送”出;
③ 竿尖随势前送,确保线组入水时浮漂率先触水,铅坠、饵团依次落水,减少惊鱼。
- 适用场景:钓距3-5米,风小或无风环境,追求精准落点(如黑坑抢鱼)。
(2)侧抛法(抗风/远投)
- 动作要点:
① 身体侧对钓点(右侧45°),持竿手将竿稍拉至右侧腰部后方,左手带线绷紧;
② 腰部带动手臂向左前方发力,竿尖划弧指向钓点,松线后利用惯性将线组甩出;
③ 入水顺序:铅坠→饵团→浮漂,形成斜向入水,减少风阻(适合5-8米钓距)。
- 关键技巧:风力≥3级时,可刻意让饵团“荡”向钓点,利用竿稍弹性抵消部分风力影响。
(3)甩大鞭(长竿远投)
- 适用场景:7.2米以上长竿、野钓深水区,需将饵团抛至8米以外。
- 动作要点:
① 双手持竿,竿稍后拉至接近地面,线组自然下垂,饵团触地;
② 双臂发力向上挑竿,同时后退半步,利用竿体弹性将线组“弹”向钓点;
③ 竿尖需在饵团落水前迅速前送,避免线组缠绕(需反复练习找手感)。
3. 避坑指南
- 饵团状态:抛竿前捏紧饵团,避免松散(尤其拉饵需检查饵球附钩性);
- 线组长度:子线不宜过长(野钓≤30厘米),否则抛竿时易打结;
- 落水声音:高温天鱼警惕性高,需控制饵团轻缓入水(如用“荡抛”代替“甩抛”)。
二、海竿/矶竿抛竿:远投与精准兼顾
适用场景:水库守大鱼、江河打重窝,钓距通常10-50米。
1. 三种主流抛法
(1)过头抛(爆发力远投)
- 动作要点:
① 单手握竿(轮座朝向掌心),食指勾住鱼线,竿体后倾至与地面呈45°;
② 蹬腿、转腰、挥臂协同发力,当竿尖划过头顶时松线,让铅坠沿抛物线飞出;
③ 落点控制:抛投角度45°时最远,60°以上更精准(适合打窝料定点投放)。
- 适用场景:空旷水域、需要抛投30米以上(如鲢鳙钓法)。
(2)侧抛法(障碍物多场景)
- 动作要点:
① 身体侧对钓点,竿体向侧后方拉低(避免后方树木/建筑物);
② 手臂横向挥竿,松线后铅坠呈水平飞行,贴水面掠过障碍物;
③ 优点:适合岸边有灌木的野钓环境,减少挂线风险。
(3)荡抛法(精准打窝)
- 适用场景:已知鱼群位置(如看到鱼星),需将窝料/饵料精准投至标点。
- 动作要点:
① 轻举竿体,让铅坠自然下垂至水面,利用竿稍弹性“荡”向目标点;
② 类似手竿正抛,但需控制力度,避免铅坠落水声过大惊鱼。
2. 线组调整技巧
- 铅坠重量:抛投30米以上需≥50克铅坠,风大时增加至80克(确保稳定性);
- 饵料状态:海竿爆炸钩需用硬饵(如玉米饼、颗粒饵),避免抛投时散落;
- 落点标记:用浮漂或GPS定位钓点,确保多竿抛投集中(如打窝船辅助)。
三、路亚抛竿:操控性决定渔获
核心逻辑:路亚抛竿不仅是抛远,更需模拟假饵泳姿,吸引掠食性鱼类攻击。
1. 水滴轮抛投(精准操控)
- 适用假饵:米诺、VIB、软虫,钓距10-25米。
- 动作要点:
① 拇指轻压线杯,竿体后拉至饵团轻触水面,饵坠与竿尖呈直线;
② 手腕发力前挥,当竿尖指向10点方向时松线,假饵沿水平方向飞出;
③ 触水后立即收紧余线,让假饵快速进入搜索水层(如米诺需匀速收线呈现泳姿)。
2. 纺车轮抛投(新手友好)
- 适用假饵:亮片、铁板、波爬,钓距20-40米。
- 动作要点:
① 打开线挡,食指勾线,竿体后摆至与地面呈60°;
② 向前挥竿时,手臂与竿体夹角保持90°,利用竿稍弹射力抛投;
③ 假饵落水后,快速摇轮收线,避免风线过长影响信号传导。
3. 特殊技巧:轻饵抛投
- 问题:5克以下软虫/铅笔饵难以抛远。
- 解决:
① 改用“荡抛法”:竿稍贴近水面后拉,利用惯性将饵“荡”出;
② 增加助投器:搭配3-5克瓜子亮片助投,提升抛投距离(适合微物路亚)。
四、全场景抛投注意事项
1. 风力应对:
- 顺风抛投:减少发力,避免过远(可提前半步站位);
- 逆风抛投:加大挥竿幅度,提高抛投角度(60°以上),利用竿稍弹性对抗风力。
2. 障碍物规避:
- 头顶有树:改用侧抛或低手抛(竿体与地面夹角<30°);
- 岸边有水草:抛投后迅速压竿,让线组贴水面前进,减少挂草。
3. 肌肉放松:
- 抛竿时避免手臂僵硬(尤其新手易过度用力),通过“鞭打”动作(手腕发力)节省体力。
结语:抛竿无捷径,唯手熟尔
从新手的“炸线常客”到高手的“指哪打哪”,关键在三点:
- 多练:每周至少抽1小时空竿练习(可在小区/公园模拟);
- 细调:根据竿长、饵重调整发力习惯(如短竿用手腕,长竿用手臂);
- 善观:观察老钓手抛投轨迹,模仿其“顺势而为”的发力节奏。
下次抛竿时,不妨先深呼吸,让动作慢下来——精准度往往藏在“稳”中,而非“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