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吉他手,难道只能是主音吉他手的“跟屁虫”?打破传统认知的探索

节奏吉他手并不一定要是主音吉他手的“跟屁虫”。在乐队中,节奏吉他手和主音吉他手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取决于乐队的风格、编曲和创作理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节奏吉他手角色的说明:
1. "和声与节奏":节奏吉他手通常负责演奏和弦和节奏,为乐队提供稳定的节奏基础。他们并不总是跟随主音吉他手的旋律,有时会创造自己的独奏部分。
2. "旋律与独奏":在某些情况下,节奏吉他手也会承担独奏的任务,尤其是在爵士、摇滚或重金属等风格中。他们的独奏部分可能会与主音吉他手的旋律形成对比或互补。
3. "即兴与即兴创作":在即兴演奏中,节奏吉他手可以根据乐队的整体感觉和氛围进行即兴创作,而不仅仅是重复主音吉他手的旋律。
4. "音乐风格":不同风格的音乐对节奏吉他手的要求不同。例如,在重金属乐队中,节奏吉他手可能需要强调重拍和低音;而在爵士乐队中,节奏吉他手可能更多地关注旋律和即兴。
总之,节奏吉他手并非一定要是主音吉他手的“跟屁虫”。他们的角色和贡献取决于乐队的需求和音乐风格。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与主音吉他手和其他乐队成员进行良好的合作,共同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相关阅读延伸:节奏吉他手就一定要是主音吉他手的跟屁虫吗?!

我年轻时,也曾经很爱出风头。所以组乐队实我当然必须是主音吉他手。也喜欢在表演时做一些演奏曲。

但主音吉他手solo弹多了都会被队员诅咒,因为难免会沦为个人秀。所以在学校社团表演前要四处跟其他人拜托

“这首歌来帮我打个鼓好不好? 帮我弹个贝斯可以吗?就一首歌… ”

相信有很多吉他手梦想做 Jason Becker , Steve Vai , Joe Stri ,Gary Moore , Slash , Eric Clapton…. 肯定也有不少人是因为这些吉他英雄才玩起电吉他。

但吉他英雄只是“吉他手”的角色之一。并不是唯一。

吉他英雄依旧伟大。但吉他英雄以外的吉他手也未曾孤寂。

弹电吉他的人,一开始对乐团里面的吉他手角色认知是主音吉他手或者节奏吉他手。

主音:负责solo好比Guns n’ Roese的 Slash

节奏:负责弹和弦好比Izzy Stradlin

所以一些吉他教材也针对乐团中吉他手角色,来给予不同的练习模式 : 着重在solo技巧&节奏技巧

然后渐渐的,主音成了注目焦点…. 因为他solo嘛!节奏变成幕后的帮手,好像助理一样…

??? 啊这样把贝斯手跟鼓手放到哪去?

喔!抱歉,许多乐队还有一个键盘手(几乎要被遗忘)。

所以就彷佛产生一个公式:

主唱 > 主奏吉他 > 节奏吉他 > 贝斯?? > 鼓手 > 键盘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个人专页赞数,大概就都按造这样排名

(特殊情况好比X的Yoshiki...之类的)

事实上,优秀的经典乐队,绝对要有优秀的节奏吉他手。

为什么? 因为节奏吉他在一首歌长度配重中,远比solo要长… 如果主音吉他手只负责主音,节奏吉他手只负责节奏,那节奏是不是要弹得更久弹得更多?

就很像一支球队,如果只会硬怼得分,却没有坚强防守阵线,没有篮板能力,恐怕连打进季后赛都有问题。

NBA从没有一支冠军球队是防守很烂的!!!

节奏吉他就是这个防守角色。

视频加载中...

看看上面的视频

就像X Japan的《Silent Jealousy》这首歌,solo 在 4:44 到 5:30 … 整首歌七分多钟,solo 才45秒左右

如果Silent Jealousy这首歌SOLO很强,和弦弹得很烂那会怎样?

那叫做灾难!!!!!!!!!

如果这首歌solo弹得很烂,和弦弹得很强那会怎样?那会变成 “电台播放版本”, 把 solo 剪掉就好!(就像电台老爱把我最爱的 Hotel Califonia 经典 solo 剪掉一样令人难过!!!)

身为主音吉他手,这情景真是让我想到一首歌——

《Sad but True》!!!

抱歉离题了。

我们再来听听《Silent Jealousy》

1:12 是双音…多棒啊!两个吉他手可以一起 solo…

2:22 有非常好听的插音

2:34 很棒的插音

2:44 很棒插音

3:39 超好听双音

3:43 贝斯solo…吉他伴奏真是太赞了(不过这边cover 自己加的solo插音有点盖过 chord)

3:52 吉他riff , 超级好听

4:03 钢琴solo(原曲这边应该是没有吉他)

4:27 这个吉他铺陈的bridge…完美!

bridge后接进solo… 真是令人无限佩服,Hide的编曲才华!!!

上面举例这些《Silent Jealousy》片段,并不包含在一般认知的“单纯solo” 或 “单纯节奏” 系统之中。但这些细节却都是构成这首歌的“重要元素”!

记得我刚开始玩乐队时,都会非常细扒solo,节奏则是用简单扫弦 带过。后来发觉,我们做的 Cover 歌都很单调,没有原曲好听的丰富性。这才明白,没有做到上面这些细节,歌根本就不能听,哈哈。

还有就是,你会无法理解一首歌的“完整性”。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编曲者的巧思,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想要自己创作的人,去理解这些丰富的元素更加重要。

所以对一首歌来说,电吉他负责范围应该包含了:

1.Solo

2.节奏

3.以上两者之外的所有细节(插音、装饰音、琶音、特殊音)

《Creep》的 “蹭蹭”就是一种经典的特色音

再扩大一点想,只要是主唱、鼓、贝斯不能做的,全部都是吉他的责任。

上面这三点,没有什么“solo 一定是最重要”的铁律。

(除非你是全电吉他演奏曲式乐团,那就没话说了!)

反而电台很喜欢把 solo 剪掉,所以 solo 千万不要放最后,《Still got the blues》跟《Hotel Califonia》常被剪就是因为solo 摆最后。

solo要放中间,像《Sweet Child O’Mine》的solo就不会被剪。

(听说那是Slash最讨厌一首歌 却是他的歌里最红的)

所以呢,其实不用把吉他手在乐队中位置一分为二。这样会有主角配角的错觉,大家都觉得比较厉害才够格做主音,然后节奏变成是配角…

在成熟乐队里,吉他手角色是多元互相搭配的。把歌曲设计好,然后在每个不同时段里各司分工。这样才能成就美好的乐曲。

更多吉他资讯,知识,精彩视频,关注:吉他范儿

发布于 2025-06-24 23:14
收藏
1
上一篇:吉他和弦精通秘籍,五大音阶指型练习方法深度解析 下一篇:主音吉他即兴演绎,探寻许巍故乡的旋律魅力